圣埃德蒙兹伯里的号角/Fanfare for St Edmundsbury for 3 Trumpets
演 奏:
作曲编曲:本杰明·布里顿 [Benjamin Britten]
演奏指挥:暂无
乐谱风格:古典音乐, 宗教音乐
音乐形式:暂无
演奏乐器:小号
出版公司:Boosey&Hawkes
难易等级:4
库存情况:有现货,请客服微信号:13910324401,或电话010-85863306
专辑介绍
《圣埃德蒙兹伯里的号角》是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为1959年在圣埃德蒙兹伯里大教堂(St Edmundsbury Cathedral)举行的“大宪章庆典”而创作的三支小号的号角。
这首小号曲是为三支小号谱写的。乐曲为C调现代小号谱写,但实际上只使用了以 F、C 和 D 为基础的三个不同和声系列的音符,因此可由这三个调的三个自然小号演奏。作曲家并没有指定使用哪些本色小号。事实上,在重新发现本色小号演奏法的初期,这样做...
查看全文
《圣埃德蒙兹伯里的号角》是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为1959年在圣埃德蒙兹伯里大教堂(St Edmundsbury Cathedral)举行的“大宪章庆典”而创作的三支小号的号角。
这首小号曲是为三支小号谱写的。乐曲为C调现代小号谱写,但实际上只使用了以 F、C 和 D 为基础的三个不同和声系列的音符,因此可由这三个调的三个自然小号演奏。作曲家并没有指定使用哪些本色小号。事实上,在重新发现本色小号演奏法的初期,这样做可能并不安全。古典作曲家曾在圆号声部的创作中使用过这种技巧,以便在自然音阶之外演奏线条(例如,2个C调圆号和2个D调或E调圆号)。约在1850年,F.G.A. Dauvernè 首次尝试了这种技巧。弗朗索瓦-多弗内(François Dauverné)是阿尔班(Arban)的老师(现代小号之父),他为濒临失传的自然小号技巧写下了最后的演奏法之一,其中包括一些最早的圆号和阀式小号练习曲。尽管如此,人们有时仍将其视为一种信号,足以证明用自然小号演奏它是正确的,而且效果也很好。在巴洛克时代,自然小号的威力达到了顶峰,三把小号一起演奏几乎总是在同一调上,这种自然乐器的多调性使用是一种有趣的技巧,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惊讶。用现代转阀乐器演奏号角乐曲仍然是一种常态,并不会降低效果:各声部仍然给人自然小号线条的感觉。布里顿评论道:"即使在室内演奏这首号角曲,小号手之间的距离也应尽可能远。
每支小号轮流演奏一段独奏 “诗句”。这些乐句不仅在调性上相互独立,在风格上也相互独立:虽然乐句末尾都有一些长音,但总的来说,一个是欢快的 6/8,一个是有力音色的大胆表现,一个是一系列流畅的琶音。因此,当他们在最后同时演奏诗句时,最初的效果显得很混乱。随着最后一小节的进行,听众逐渐发现,随着长音开始稳定和重叠,一个统一体正从混乱中出现:在最后几小节中,三支小号一起奏出了胜利光辉的块状(音束)和弦。
这首号角曲有多重版本录音,菲利普·琼斯铜管乐团(Philip Jones Brass Ensemble)和类似团体都录制过该曲目。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