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际大赛对于一个器乐独奏家是非常重要的活动,若是能在国际大赛中多得奖项,则对以后的职业演奏生涯有相当大的帮助。目前活跃于世界乐团的演奏家,很多人都有大赛桂冠的背景。
国际小号界传统素来有四大赛事,它们是德国慕尼黑ARD大赛(即一般所称慕尼黑小号大赛)、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大赛、捷克布拉格之春大赛与法国吐隆小号大赛,这些都是传统的小号比赛。此外重要的赛事还有瑞士日内瓦大赛(这项比赛开放给所有的铜管演奏者共同参赛)、德国Markneuchkirchen国际小号大赛与国际小号协会所举办的Ellsworth Smith小号大赛。这些大赛都开放给世界上的小号演奏者参与,首奖奖金更达一万美元以上,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安德烈大赛
而安德烈大赛创办于1979年,以法国著名小号大师莫里斯·安德烈(Maurice
Andre)为名,本来九年才举办一次。在第三界后得到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遂改成三年举办一次。由于有大师名号做为号召,首奖奖金更高达七万五千法郎(约一万多美金),而历届得奖者目前都活跃于国际乐坛上,因此成为国际小号界非常重要的一项赛事。
以往的冠军得主如下
一九七九年第一届冠军得主: Stacy D. Blair(美国)
铜管五重奏冠军得主: Quintette Renaissance(匈牙利)
一九八八年第二届冠军得主: Stephen Burns(美国)
一九九七年第三届冠军得主: Gabor Boldoczki(匈牙利)
二千年第四届冠军得主: David Guerrier(法国)
本文将详细介绍2000年莫里斯·安德烈大赛的情况。该届比赛限制1970年9月29日以后出生者方可报名,参赛者不限国籍与性别。由安德烈本人担任主审评判并担任裁判召集人的工作。
作者与(左起)佛桑夫妇、安德列夫妇合影与复赛地点Basilique Sainte-Clotilde大教堂花园。
一、该届的裁判介绍
二、比赛曲目及初赛、复赛介绍
三、决赛及赛后得奖者音乐会介绍
四、比赛前四名获奖者介绍
尾声
结束后在附近的沙龙厅有一场鸡尾酒宴会,正在笔者走出音乐厅时遇到了评审佛桑教授一家人,佛桑教授见到我马上就问:“Are you
dissppointed with the result?(你对比赛结果感到失望吗?)”笔者自然笑着不说。接着佛桑说道:“We all agree that
the Bielorussie got more flavor in his
music.(我们都同意那位白俄罗斯人在音乐上更有特色。)”但笔者心想这毕竟是法国人的比赛,何况特色这种偏好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听完David
Guerrier在优胜者音乐会的表现,年纪轻轻才十五岁却有大将风范,面对观众毫无惧色,音乐永远是如此轻松写意。而大八岁的Andrej
Kowalinskij的表现就会随着场合而有所改变,也许David Guerrier的“无我”表现就是主审安德烈所欣赏的风格把。
鸡尾酒会上笔者也与诸多评审与优胜者攀谈,发现谁也没有把胜负放在心上,大家彼此都非常的亲切。而这些裁判与优胜者在语言上的天份更是一绝,在法语、德语与英语间转换毫无困难,大家彼此交换的是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与机会。事实上在音乐的国度里,高下本来就不是永远与绝对的,彼此相互的激发才是迈向真善美的真正动力!
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看到国内自己培育的参赛者,在国际大奖级的比赛中获得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