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5日,“北京青年艺术团先锋少年交响管乐团”在北京音乐厅迎来了他们当年的汇报演出。不同于北京市的普通学校乐团,其成员选拔自全市所有的中小学管乐爱好者。它直属于北京市团委,是北京少有的几所公益性艺术培训和演出的文艺团体,代表了北京市非职业青少年管乐爱好者的最高水准。该乐团不仅用艺术的形式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奉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还用灵动的音画视界为北京市民展现北京青少年阳光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气质。
为了筹备此次演出,乐团的领导们、老师们和孩子们从今年的春季开始进行演出曲目的选择、教学和排练工作。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准备,终于在8月25日当晚,为北京市市民奉献出这台精彩纷呈的管乐专场音乐会。
音乐会的上半场,由乐团的常任指挥王东执棒,上演了四首经典的管乐作品。它们分别是作曲家杜鸣心创作的《青年圆舞曲》、阿根廷作曲家皮亚左拉创作的长笛协奏曲《遗忘》、作曲家于建芳创作的《西域往事》和作曲家陈黔创作的《幸福的格物》。这是一组非常适合学生乐团演出的管乐作品。
《青年圆舞曲》原为交响管乐版本,作曲家王培承特意为其改编为管乐版本。由于原作包含深厚的民族风格,又暗深含祖国人民对青少年的殷殷期盼,一直深受学生管乐团的喜爱。与此同时,源自交响管乐团的改编版本,面临了管乐团存在的技术屏障:木管和铜管声部的统筹、圆舞曲三拍律动的音乐特征,这些一度成为“先锋少年交响管乐团”在技术培训和演出排练中需要提高的难点。好在指挥王东深谙学生管乐团的特点和问题,不断在排练中整合团员们的声音,最终在演出中呈现给观众们一个比较完美的结果。也让该作品成为乐团的经典保留曲目。
长笛协奏曲《遗忘》是皮亚左拉的晚期作品,其旋律融合了探戈、古典和现代等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是一首深情且充满怀旧气氛的作品。
本次演出的独奏团员是北京市101中学新高一的学生罗梓萌同学。能够担纲此次独奏任务,源于罗梓萌同学在2023年的声部考核中赢得了长笛声部首名的好成绩,因此她也斩获了2024年乐团为其协奏的演出机会,这是“先锋少年交响管乐团”的一个特别传统,鼓励着每一位团员再接再厉、勇攀艺术的高峰。可以说,罗梓萌同学的成长也见证了“先锋少年交响管乐团”的成长,因为她是2019年最早入团的那批学生。数年来乐团曲目的不断更迭正是她和团员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她们身体力行的诠释着“少年,真精彩”的发展轨迹。
《西域往事》和《幸福的格物》是中国管乐作品的代表作品,一直深受学生管乐团的喜爱。《西域往事》以管乐独有的音色,带领观众们踏上一条时空之旅,向观众展现千百年来西域边关的文化氛围,悠长的慢板和激情的快板将古来文明的现代演绎呈现于观众的眼前。
《幸福的格物》取自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格物致知”,表达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曲家陈黔灵活的应用管乐的创作手法,精心调配各种打击乐器和管乐器的音色及节奏组合,用现代音乐的律动形式,为观众打造出一个色彩纷呈的幸福画卷。
音乐会的下半场,由乐团的另一位常任指挥周彦博执棒,演出曲目为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作曲家王和声的圆号协奏曲《鸿雁》以及作曲家陈黔的《像花儿一样》和《朝阳》。
《第二圆舞曲》是一首旋律亲民、节奏舒缓、配器丰富的圆舞曲作品,这首作品也是乐团在外国管乐作品领域的首次尝试,华丽的华尔兹节奏和旋律为团员们带来不同的音乐风格,独特的和声布局和配器编排都丰富着团员们的艺术视野。圆号协奏曲《鸿雁》为王和声老师的代表曲目,它改编自内容长调作品,音乐风格淳朴自然。
担任独奏的演员为乐团圆号声部的胡鹤鸣老师,他曾就任于北京交响乐团和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是一位资深的圆号首席和教学老师。在经年的教学中,胡鹤鸣老师一方面注重圆号声部的基础训练,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然天性。在乐团的排练和教学中,非常注重引领孩子们进入音乐的海洋去享受演奏的乐趣,以及合作的快乐。而他的小团员们也确实如他所期望的那般,即使考上了音乐学院附中(例如王子恒同学和刘佳彤同学),也依然每周过来参加排练和演出,非常欣悦于乐团的排练和演出氛围。
演出的最后两首作品,《像花儿一样》和《朝阳》是陈黔老师创作于2008年和2009年的两部管乐作品,分别为香港九龙塘宣道小学的委约作品和北京八十中学的委约创作。由于作品的创作之初,即考虑到学生乐团的演奏能力和兴趣爱好,作曲家的艺术创作将演奏技法控制在学生乐团均可以掌握的三级、四级以内的演奏法,同时将色彩斑斓的配器与活泼灵动的旋律相结合,暗合了少年儿童的自然心性。
《像花儿一样》在塑造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形象的同时,展现了孩子们户外欢欣雀跃的活动情景。《朝阳》的音乐风格则更为宽广、博大,作曲家统一协调了现代的音乐元素,使之契合于传统的音乐曲调中,以更多的管乐齐鸣的声部线条展现一幅展望未来的宏大愿景。
祝贺“先锋少年交响管乐团”演出成功!祝愿我们的“少年”以梦为马、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