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8月,中国音乐家协会单簧管学会、深圳市文化局向文化部教科司提出举办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单簧管演奏邀请赛并由深圳艺术学校承办的建议以来,经过主办者文化部教科司、深圳市文化局和承办方深圳艺校一年多时间的运作、近半年时间的筹备、在全国各艺术院校、单簧管学会的支持、配合下,2006年5月15日晚正式开幕。110名报名参加比赛中的88名不同级别来自于全国以及新加坡的选手和他们的老师、家长近两百人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深圳市文化局艺术处处长梁宇主持,文化部教科司王丰副司长、牛耕夫处长、深圳市文化局陈威局长、刁铁军副局长、张晋文副处长、深圳艺校李祖德校长、刘继韬、黄启成副校长、评委会主席陶纯孝、副主席黄远涪、赵曾茂教授以及来自各艺术院校单簧管教学演奏的专家、评委等共24人在主席台就座。刁铁军副局长代表深圳市文化局、深圳艺校致辞,一祝贺比赛在深圳的举行;二感谢文化部教科司及全国艺术院校对深圳的信任和支持;三表示要努力、认真、优质、高效地完成比赛工作;四祝选手取得好成绩……
评委会主席陶纯孝的发言中讲到:一感谢文化部教育科技司、深圳市文化局组织了这场比赛,为单簧管专业的发展创造了展示的平台;二感谢深圳艺术学校为比赛所做的大量细致周到的工作;三代表评委表示客观公正评分、遵守职业道德工作的原则;四祝选手平和心态,本着学习和交流的态度参加比赛;……中央音乐学院大二学生袁威在发言中一代表全体参赛选手表达了对文化部教科司、深圳市文化局特别是深圳艺术学校对比赛所做的大量细致周到的工作和提供的良好的专业展示机会表示感激,二代表全体参赛选手表达了努力拼搏、争创佳绩的决心;……文化部教科司王丰副司长宣布“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单簧管演奏邀请赛开幕”……
在接下来由文化部教科司组织的评委工作会议上,陶纯孝、黄远涪(中音教授、学会主席)、赵曾茂(上音教授、学会副主席)等分别表态表示对公平比赛的重视和组织信任的感谢!牛耕夫、王丰等领导对评委工作提出了严格、具体的要求和希望。
由于组织工作严密、细致,抽签和比赛过程进行的十分顺利,虽然16日晚到17日一天、台风“珍珠”的到来带给选手和工作人员的是一场虚惊,但毕竟是刮了风、下了雨,深圳艺术学校和组委会采取及时措施,为比赛进行制定了相应的多套应急方案,包括对选手提供车辆接送、为家长、选手提供免费中餐等,确保了比赛的正常进行。16、17日三个组别的初赛分别完成,少年B组的13名、少年A组的8名和青年组的8名选手晋级18日、19日进行的决赛。选手的出色发挥和表现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当前单簧管专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几乎每位选手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个人深厚的专业素质基础和扎实的基本功及音乐表现力、同时演奏中也将每首作品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充分表达了出来。
这是一届高水平、高质量的比赛,在全体评委的认真工作和参赛选手的理解、支持之下,比赛按计划顺利完成了使命. .5月20日晚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暨优秀选手音乐会。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韩永进、教育处处长牛耕夫、副处长刘玉普、广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严健强、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长刁铁军、艺术处处长梁宇、副处长张晋文、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李连和、深圳市教育局体卫艺副处长肖胜岷、深圳艺术学校校长李祖德、副校长刘继韬、黄启成及评委主席陶纯孝、副主席赵曾茂、评委迟铮等出席。牛耕夫处长主持颁奖仪式,宣布中央音乐学院袁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赵姝月分别获得青年组、少年B组壹等奖;中央音乐学院陈思军、王健、深圳艺术学校张念念、江榕、中央院附中张丰、王箐箐、湖南长沙十一中陈涌川分获青年组、少年A组、B组贰等奖;星海附中郭豆豆等三人、上海附中李黎等3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古金秋等3人分获少年B组、A组、青年组叁等奖;深圳艺术学校张程等7人、四川音乐学院附中等2人、上海音乐学院肖贺等7人,分获少年B组、A组、青年组优秀演奏奖;赵姝月、李黎、袁威分获三组中国作品演奏奖;迟铮、何佩隆(西安音乐学院)、陶纯孝(中央音乐学院)、陶然(深圳艺术学校)四位老师分获各组优秀指导教师奖;深圳艺术学校获组委会授予的“优秀组织奖”。韩永进、严健强、刁铁军、李连和等文化部和省、市文化厅、局及政协的领导为获奖者颁奖并合影留念。
颁奖音乐会上,少年A,B组和青年组的第一名获得者深圳艺术学校的张念念、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的赵姝月,中央音乐学院的袁威分别演奏《茶花女---幻想曲》、《韦伯小协奏曲》、《莫扎特A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中央音乐学院的王健、沈阳音乐学院的岳赫赫演奏了中国作品《帕米尔之音—协奏曲》和《牧马之歌》,他们以精湛的演奏受到了现场600名观众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