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中国音协,各位嘉宾、各位代表, 同志们、朋友们:
福虎辞旧岁,玉兔迎新春。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管乐工作者,欢聚一堂,共商管乐事业发展大计,我们感到非常高兴,我首先代表管乐学会对出席代表大会的各位同仁,各位朋友致以新春的祝贺,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安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中国音协对我们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视,给予多方面的指导,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沛东同志专门打来电话,我向他汇报了学会的工作和会议准备情况,他表示很受感动,祝贺我们取得的成绩,还让我代表他向管乐学会的各位老师和与会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韩新安副秘书长等专程前来出席我们的大会,一会儿还要代表中国音协讲话,充分体现了音协领导对我们学会工作和管乐事业的重视与厚爱,我代表与会全体同仁对他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下面我受中国音协管乐学会的委托作工作报告,对过去六年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今后几年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请各位代表审议,并欢迎上级领导和各位来宾批评指正。
一、学会成立以来工作回顾与总结。
经中国音乐家协会批准,2005年1月28日,中国音协管乐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从那时起,我们管乐界同仁有了自己的全国性组织。几年来,在中国音协的直接领导下,我们按照学会章程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坚持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携手全国各地的管乐组织、管乐团队、管乐艺术工作者及管乐制造、经销商,致力于普及管乐艺术,全面推动管乐事业向前发展,学会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1、重视抓好组织建设,努力为管乐艺术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学会成立以来我们十分重视学会的自身建设,一是注重学会领导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和有关会议制度,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共谋管乐发展的良好氛围。目前学会九为主席、副主席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清华大学和解放军军乐团,大家都能够从发展和推动中国管乐事业的大局出发,彼此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二是注意和各省市自治区有关组织的沟通与配合,积极支持和推动各地建立管乐学会。目前上海、北京、山东、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安徽、云南、贵州、重庆、深圳、大连等地都成立了管乐专业委员会,学会在全国拥有高级顾问80多人,理事100多人,拥有近2000名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三是注意请示报告,主动向中国音协会汇报请示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几年来音协领导多次出席我们的年会和大型节庆活动,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组织不断壮大,管乐事业不断发展蒸蒸日上。
2、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活动,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近几年国家大事多、喜事多,我们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积极主动的精神,充分发挥管乐艺术的自身优势,参与和组织了许多重大活动。08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会,我们组织了国内外数十支乐队举办了“好运北京”、“共同奏响奥运主题曲”,在天安门广场、首钢体育馆、香河会议中心等地演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09年为迎接建国60周年,我们举行了全国展演,共庆祖国60华诞;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们连续三年与上海杨浦区等单位一起举办“世博号角”,每届都有近40支中外乐团,3000多名乐手和近百名国内外著名管乐专家学者参加演出和艺术交流、讲学活动,成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管乐盛事。尤其是去年“五一”我们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在江湾体育场举办了声势浩大的“世博号角—2010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乐艺术节”开幕式,在座的很多老师参加了当天的活动,刚才大家通过大屏幕演示和发给大家的画册可以有所了解,这次活动被众多媒体、专家称为“中国管乐史上最精彩的一幕”,本次管乐节也被网上称作“中国管乐的饕餮盛宴”,受到出席活动的上海市、中国音协、总政宣传部等单位领导和嘉宾的高度赞扬。在世博园开园之际,我们组织参加管乐节的中外乐队,在世博园内进行了精彩的巡游表演,同样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欢迎。
学会参与主办的另一项重要活动——南昌国际军乐节,从2006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越办越好,2009年举办第三届的时候,美国、英国、俄罗斯、新加坡和我国的解放军军乐团、海军军乐团共14支中外军乐团和3支艺术团,计1300名乐手和表演者相会英雄城。南昌军乐节由开闭幕式、街区巡游、队列行进表演专场晚会、音乐进校园进社区、乐器展及军乐嘉年华等活动组成。第三届现场观看各国队列行进表演表演和音乐会演出的达2万多人次,观看军乐节开闭幕式、街区巡游的南昌市民和游人超过十万人,通过电视转播、网络欣赏军乐节相关演出的人超过一亿人。军乐节从创意筹划、组织协调、演出质量、管理保障以及媒体关注度、市民支持率、参演人员满意率均有明显提高,已经成为南昌市重要的文化项目和城市名片。
去年为迎接十六届广州亚运会,我们和广东管乐学会一起配合亚组委,组织了10多支学生管乐团参加了开幕式之前的“一江欢歌”大型花船巡游演出活动。上述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管乐艺术的优势,为国家的重大活动增添了光彩,为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3、积极组织各项展演比赛,努力为推动管乐艺术的发展打造平台。学会成立以来我们在北京和上海连续组织了四届全国非职业优秀管乐团队展演,包括三届交响管乐展演,一届行进管乐展演,每届都有30—40支乐团参演。举办了一届管乐独奏展演。和中央音乐学院合作了三届管乐室内乐独奏、重奏比赛。和沈阳音乐学院合作举办了全国单簧管比赛。配合中国音协举办了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管乐五重奏比赛。以上展演和赛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业和非职业管乐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国管乐的发展。
4、扎扎实实地抓好管乐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工作,努力为全国管乐艺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管乐要发展基础是关键。为此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办好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几年来学会先后举办过10多次管乐指挥、行进管乐编导和管乐骨干培训班,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一大批业务骨干。譬如我们配合教育部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举办了三届全国中小学管乐教师讲习班。去年我们应总政宣传部邀请,组织专家为首届全军军乐会演开设培训班,并参与了会演全程的编导、训练和评委工作。二是建立相关分支机构。中国管乐学会行进乐队联合会积极配合学会开展工作,在每次的大型活动中出色完成了策划、编导任务;由赵瑞林副主席任理事长的长号大号联合会在北京、广州等地多次举办专家讲座和演奏会,先后在京举办了两届国际长号艺术节;由戴中晖副主席任理事长的小号联合会在北京、广州、南昌等地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小号艺术节,都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三是组织编写各类教材。受中国音协委托组织编写了多种管乐、打击乐考级教程,出版发行了《行进管乐队编导教材》等;四是组织管乐专家组到各地讲学。几年间学会领导多次带领部分高级顾问、理事,深入北京、上海、江苏、新疆、深圳、河南、云南、江苏等地的学校、厂矿、部队、机关和社区进行指导,帮助基层的管乐组织、管乐团队理清思路,制定计划,举办各类讲座和报告会。
5、大力开展国际管乐交流,努力为我国管乐艺术与世界接轨创作条件。一是与国外管乐组织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先后与世界管乐协会、美国、日本、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管乐组织保持友好合作,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二是走出去,请进来。先后组织赴美国、日本观摩世界管乐大会和高水平的赛事,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先后邀请德国长笛大师、西班牙单簧管大师、美国单簧管、萨克斯管、巴松、大号,日本的行进表演、打击乐专家共几十位专家来华讲学授课,举办各种讲座、大师课近百场。三是组织中外乐团在国内外交流,先后有十多支美国、日本、西班牙、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乐队来华演出,每年学会也派出乐团出国演出,相互学习交流提高。
6、积极开展与乐器制造、经销商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管乐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每年学会都要召开管乐制造商、经销商座谈会,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探讨,给予学会很多支持,在此我也要代表学会对各位乐器制造、经销商对学会工作的鼎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学会成立以来我们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成绩的取得,首先要归功于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好政策,我们赶上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归功于中国音协的正确领导和兄弟组织的密切配合;归功于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帮助;归功于各地学会的团结协作;归功于各乐器厂家和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更要归功于学会的各位高级顾问、理事、会员多年来勤奋工作和不懈努力![splitpage]
二、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在充分肯定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从管乐学会自身来说我们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组织建设还是抓的不紧,理事会员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发挥作用不够。其中一个原因是负责学会日常工作的同志都是兼职,工作比较忙。二是基础性工作还比较薄弱,管乐的普及与提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三是组织运作活动有时视野还不够开阔,有些活动组织的还不够规范周密。
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讲,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我国管乐艺术整体水平还不是很高,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除北京、上海、广东、辽宁等基础较好,发展较快外,不少省市还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我国管乐的整体水平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和日本等管乐发达国家,不仅如此,亚洲各国的管乐水平也发展的很快。前两年我多次讲到以往不太起眼的泰国、马来西亚的乐团,他们派出的队伍的整体水平都比较高,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几年我们在上海搞管乐节,在美国、日本等国参演的情况下,泰国、马来西亚等亚洲小国的乐团经常脱颖而出,成为艺术节期间“黑马”和亮点,他们的乐团演奏水平,整体音响、表演动作特别是队员的精神面貌等各方面令现场的所有观众惊叹不已,我们应该有压力和危机感,而不应有任何的自满和沾沾自喜。二是师资力量不够,严重制约管乐艺术的发展。当前,全国范围的专业管乐师资、特别是高水平的师资短缺情况比较严重。以音乐院团最多,管乐从业人员最多,参与管乐教学人数最多的北京市来说,经常能听到学校和家长抱怨有些管乐教师素质低、水平差,甚至出现“冒牌货”现象,这里面有的是因为水平低,不具备教学的基本能力;有的是因为不认真不敬业或不负责任,有的纯粹就是滥竽充数。如果说高水平的单技课老师、声部辅导老师短缺,那么专业指挥更是屈指可数了。北京是这个情况,外省市,尤其是管乐欠发达地区师资短缺的情况更加严重。没有好的师资何谈建立好的乐团!我听说有的地方,搞弦乐或搞民乐的在教授西洋管乐,搞木管的也教铜管和打击乐,还有的一个人包教一个乐团各个声部等,可以说这种情况还不是个别现象。三是部分地区对管乐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支持不力。这种情况从全国范围来讲不是个例,导致我国管乐发展很不平衡。
今天新一届管乐学会领导班子即将产生,我们应借这个东风乘势而上,将存在的这些问题和不足最大限度的加以克服和修正。下面我对做好今后学会工作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1、加强管乐艺术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在培训师资力量上下功夫。
一是办好师资培训班。要充分利用学会自身的人才优势,开办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多为基层培养师资力量。
二是办好培训基地。要借助地方优势,在具备条件的城市建立管乐培训基地。
三是做好教材翻译和编写工作。今明两年我们要继续配合中国音协完成考级教程编写出版计划。
四是派专家赴京外讲学辅导,要发挥北京管乐人才多的优势,定期组织专家小组到各地讲学。
五是配合中国音协组织好考级工作,近期我们正在对管乐考级问题进行论证,力争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这项工作还需要各地管乐学会的配合和支持。
六是加强学术研究。计划从今年开始与有关出版社合作,陆续编辑出版管乐理论研究丛书。和《乐器》杂志社合作每月推出“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专刊”。
七是认真整顿行业队伍,向社会推荐专家库。为规范社会管乐辅导教学,树立管乐专家的良好形象。经北京市教委和中国乐器协会等单位商定,从今年起学会陆续为他们的专家库提供“管乐专家名录”,计划今年推荐第一批,今后每年推荐一批。
2、进一步组织好各类展演比赛活动,以此推动和牵引管乐艺术的普及与提高。
一是继续办好每年一届的全国非职业优秀管乐团队展演。
二是继续和中国音协和中央音乐学院配合办好一年一度的管乐室内乐比赛。
三是努力争取参加中国音协主办的金钟奖。
四是继续组织全国性独奏展演。
五是争取与电视台合作,举办电视管乐活动。
3、继续与军队和地方政府合作,办好管乐节和大型活动,不断扩大管乐艺术的影响力。
一是继续办好上海国际管乐节。今年“五一”我们将继续与上海杨浦区等单位合作办好上海国际管乐艺术节,目前活动整体方案、组队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这项活动去年被上海市宣传部评为优秀文化活动项目,影响越来越大,上海杨浦区委、区政府将其列为“十二五”唯一的文化项目,为此,我们的组织工作应该更加严密,品质上更加精细,更加国际化。
二是继续与南昌市合作办好南昌军乐节。今年10月下旬将策划组织第四届,南昌市委、市政府对军乐节越来越重视,活动一届比一届搞的出色,已经形成了南昌市的重要的文化品牌,具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今年的开幕式将作为在南昌举办的全国城市运动会的闭幕式。这次上海杨浦区和南昌市分别派出张敏副局长和章建华副局长出席我们的会议,在此我想代表学会,代表全国的管乐人向两地的领导和两节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为我们管乐工作者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我们要以更加高质量的工作回报两地的领导和同志们。
三是适时参加各地方大型活动。
4、大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努力为我国管乐艺术早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创造条件。
一是继续与国际管乐组织建立联系。经与世界管乐协会协商确定,从今年开始,中国管乐学会将向世界管乐协会推荐具备一定资质的管乐工作者加入世界管乐协会,会员可定期获取最新的世界管乐讯息和管乐乐谱资料。具体办法请咨询学会秘书处,学会网站也会发布相关信息。
二是继续大力推行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学会今年将组织两次出访交流活动。第一次是7月份将组织北京、广州、深圳的4支学生乐队计200多名乐手,参加“美国音乐之旅”,计划在洛杉矶迪斯尼乐园等地举办演出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管乐学会、世界管乐协会和洛杉矶市政府联合主办(明年我们计划搞“俄罗斯音乐之旅”)。第二次是今年12月份学会将独立或联合有关单位组成美国芝加哥世界管乐大会观摩团(现场简要介绍),我建议有条件的学会、团体会员单位能够争取参加。今后每年要请国外乐团来华演出,或参加我们的活动。定期邀请高水平的外国专家讲学、训练乐队。
三是加强信息乐谱交流。
5、加强与部队和地方有关部门沟通合作,取得更多理解与支持。
6、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及地方各学会的作用。
一是领导机构自身建设,明确分工,健全制度,增加专职人员。二是完成新一届理事登记注册工作和会员发展工作。三是加强网络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四是加强与各省市自治区沟通合作。五是进一步发挥好高级顾问和各地理事和会员的作用。[splitpage]
最后谈谈做好学会工作,组织好大型活动的三点体会。
一要与各级教育机构密切配合。学校教育是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同样也是管乐艺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作为管乐教育与发展的主体,学校管乐举足轻重。实践充分证明,只要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领导把管乐教育列入素质教育之中,常抓不懈,管乐教学才能顺利开展,管乐活动才能顺利举行,管乐的审美功能才能得以有效发挥,管乐人才方能不断涌现,管乐艺术的发展才能真正拥有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因此,要积极推动各级管乐组织与教育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管乐事业的不断发展,这既是我们的成功经验,也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二要与各级政府部门通力合作。这是近年来我们与上海市杨浦区和南昌市合作过程中给我们的启示。由政府为我们搭建平台,管乐艺术的发展与树立城市形象联系在一起,我们开展活动就有了坚强的后盾,管乐事业的社会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我们要努力在这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三要与各地管乐组织并肩作战。这是近年来我们与各地学会共同组织活动过程中给我们提供的宝贵经验。各级学会组织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想,离开各地学会的支持与呼应,中国管乐学会的活动肯定无法进行。因此我们要更加紧密的团结,更加深入的沟通,齐心协力共同唱好发展中国管乐这台大戏。
以上三条体会或者说是思路是在实践中得出的,我想今后应该继续发扬光大,并不断丰富其内涵。
各位代表,同志们,面对我国文化事业日益发展和繁荣的大好形势,面对我国管乐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管乐学会全体同仁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树立更高的标准,更加努力勤奋地工作,为我国的管乐事业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