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RASS管乐网

排练中的听觉训练

汤姆斯•赛登(翻译:胡迪凡) 发表于 2010-10-26 00:00:00, 来源: casbe
关键词:  

  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提高合奏的准确性,比如:用手打拍子、校音器、音准图表、音的倾向性、节拍器等,但我认为听觉训练是最有效的。它能扩展学生对一首作品的理解,并把积累的知识运用于其它的作品中。古斯塔夫•霍斯特创作的《F大调第二组曲》中的民歌是训练学生听觉技能的最佳素材。

  听唱片
  当学生在九月份返回学校时,我会让他们听一张《F大调第二组曲》的高质量音响的唱片,乐曲的演奏风格必须是我认可的。在聆听唱片时,除了音准、节奏的准确性、力度、平衡和融合,我要求学生还要注意合奏的音质,以及音乐的张弛、互动等涉及表现的因素。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聆听乐曲,我发给每个人一张评价表,上面列有以下项目:音质、音准、节奏的准确性、力度、表现、平衡和融合等,学生在听唱片的过程中,对应每个项目做出评价。这个活动使他们更清楚地理解了好的合奏概念,同时在以后演奏这首乐曲时能以此作比较,为理解和演奏好乐曲打下了基础。

  在新的学年开始时,让学生们听古斯塔夫•霍斯特创作的《F大调第二组曲》并进行讨论,可以使他们学会音乐化的思考,并且使他们熟悉各种音乐术语,以便在欣赏作品时运用专业词汇进行准确的评判。

  发展听觉训练的技能
  学生需要坚实的听觉训练技能,以此获得一种很强的抓住调性和节奏并能听出复杂音乐的相互关系的能力。每次排练最好有7到10分钟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做听觉的训练。在这段时间里应该通过演奏一首赞美诗或者其他的练习材料将乐队调整到一个标准的音高。然后让学生学唱或者交替演奏与即将演奏的乐曲相关的调性类型和节奏型。接下来再作一些热身练习并完成乐曲的视谱。

  在之后的七个星期里,学生们要集中精力、竖起耳朵唱和演奏《F大调第二组曲》中的民歌(1.Gloeishers 2.SwamseaTown 3.Claudy Banks 4.I’ll Love My Love 5.Song of the Blacksmith 6.Dargason 7.Greensleaves),其中包括旋律、低音线条和内声部。尽管看起来可能很容易,但你必须允许有额外的时间来纠正演奏中出现的音准、节奏、句法、风格、发音、力度和表现问题。

  学生需要坚实的听觉训练技能才能感受到复杂音乐之间的互动
  学生的演奏技术并不总是与他们的听觉能力相关,所以,一开始你必须容忍他们的错误。我建议你可以用这段时间对学生们理解到了什么、什么没有理解到进行评估,后者更为重要。了解一下你最好的学生听到了什么总是很有意思,特别是对于第三单簧管来说更是如此。

  听觉训练活动不仅能启发学生,对于老师来讲也是如此。很多指挥要求他们的队员唱乐曲中的一些具体的段落,或是用手打拍子,这样提供了一个更具结构性的方式来评估是什么提高了学生的听觉,使他们更好的理解了各自声部里的一些细节。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将合奏中的弱点凸现出来。运用这些信息,老师们可以更好的抓住时机集中指导并有效地运用排练时间。

  发展听觉技能
  当老师教授《F大调第二组曲》的民歌时,先让乐队把整个音乐听几遍,然后为他们唱几遍。接下来将曲子分成乐句让学生轮唱,直至熟练后将整个曲子连贯的演唱。按照以上程序用乐器演奏。这时你需要更多的耐心,因为有些学生不会用耳朵来演奏。你必须从头至尾把每支曲子指导几遍,特别要明确调性和开始的音准。最后,按相同的程序教授低音和内声部。在演奏《F大调第二组曲》的过程中,整个乐队必须用他们的耳朵来学习7支民歌的旋律、低音和内声部。

  对于那些仍然不习惯用耳朵来演奏的学生,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非常努力地把以上步骤的最开始几步做好。练习第一首民歌时可能有点困难,但随后会变得容易一些。当经过努力掌握了节奏、音准和音乐的控制后,你会觉得付出的努力很值得。

  教授低音线条
  教授低音线条时,一定要很小心,因为很多作曲家把原位和弦和第一、二转位和弦结合起来。我建议你最好只用和弦的根音构建一个低音线条,这样大多数学生很容易听见,低音以纯四度和纯五度上下移动将成为他们听觉技能的基础。一旦学生懂得低音线条,就能把两个声部的曲子作为一个整体的合奏来演奏。

  将乐队分成两部分,不用考虑学生的嗓音或乐器的音域,以二重奏的形式演唱或演奏曲子。

  用耳朵来学习《F大调第二组曲》中这些民歌的结果是整个乐队都了解了所有的声部。第一短号和第一单簧管通常演奏旋律,现在可以演奏低音线条,大号反过来也可以演奏旋律。这样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听觉技能并提高了准确性。

  调性、音型
  调的类型和节奏型的训练包括给每段要听的内容分类。学生需要听到调的中心并确定调性,更好、更准确地演奏音乐。刚开始教授《F大调第二组曲》的调的类型时,以一唱一答的方式、不按节奏地练习。起初使用一个模糊的音节,然后用sol-fa音节。这将帮助学生了解每一首民歌的调性中心。

  为了提高节奏的准确性,演奏员需要明确二拍子和三拍子。组曲中的“Song of the Blacksmith”里就包含两种拍子。

  教授这些音型时可以结合不同的调性、节奏型和功能,使学生们获得一种研讨乐曲听觉特点的共同语言。

  运用一唱一答的方法教授“Song of the Blacksmith”里的节奏型。先让学生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打拍子,然后按照节奏演唱。

  一旦学生理解了各个调的类型和节奏型,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解决演奏中的问题,因为他们已经对调性和拍子有了较强的掌握能力。这种能力也会自觉地运用到以后的演奏当中。

  将练习过程连接起来
  经过这些听力训练后,学生们对音乐各个方面有了很好的理解,为试奏乐曲作好了准备。这时,标示音高和节奏的音符不仅仅是一个演奏者操作乐器方式的符号。

  老师先将听觉练习中学生们要唱或演奏的那些熟悉的调性类型和节奏型唱一唱并写下来,和学生们经过研读这些调性类型和节奏型后,进入民歌的旋律、低音线条和内声部的学习。然后发给学生乐曲的分谱,边看谱边听唱片。这时,每个人对作品的认识有了更大的扩展。

  教室里对《F大调第二组曲》的讨论使得学生们对作品的音乐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现在能够独立的演奏音乐里的节奏和调性类型,也能唱和演奏组曲中所有民歌的旋律、低音线条和内声部。最后他们将运用成熟的听觉理解力准备排练这首乐曲。

  音乐里曾经使学生感到迷惑的地方现在变得明晰了。此时,音准和节奏不再是重点,焦点应集中到乐曲的句法和多个声部之间的互动。

  在排练乐谱之前训练听觉能力是培养知识渊博并具有创造性的音乐家最基本的要素。

  很多老师花了大量的排练时间来平衡合奏中的各个声部并要学生仔细听。经过听的训练,学生更容易地将配器和平衡与融合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其中很多人还能把这些概念运用到其他它的作品当中。随着学生听的能力提高,老师可以更轻松更快地教授音乐里的表现要素。

  排练一段时间后,将现场的音响录下来,让学生把自己的演奏与专业的演奏进行比较。老师可以做一个表,列出所比较的项目以指导学生评估两边的演奏。然后对合奏中技术和表现方面需要提高的地方进行研讨。

  获益
  发展学生听的能力的价值在于可以把这些技能运用到以后的排练曲目中。我的乐队经过《F大调第二组曲》的学习后,学生们能更具有创造性、艺术性地表现音乐,对其它曲目的排练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学生获得的听觉理解力使我有机会告诉他们演奏家和作曲家应该在哪里汇合才能把音乐内容表传出来。

  听觉训练的最大好处是使学生成长为独立的音乐思考者。他们不再依靠指挥的耳朵纠正错误,而是独立的、批判性的进行思考。这样的结果是节约了大量的排练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听觉训练所付出的艰辛是值得的。

 

网友评论

游客不能发表评论.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