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RASS管乐网

笛音环绕的亮彩精灵 专访旅意单簧管演奏家李逸宁

李秋玫 发表于 2009-01-03 00:00:00, 来源: PAR表演艺术
关键词:  单簧管李逸宁

  一头卷曲飘逸的长发,亮丽的外型与优雅的气质,是单簧管演奏家李逸宁给人的深刻印象。自年少即负笈意大利研习音乐的她,以精湛的技巧与动人的诠释,让世人入迷。

  个人小档案:
  ▲ 1982年以满分成绩自国立罗马音乐院毕业;1984年以室内乐演奏满分特优之成绩自义大利国立音乐研究院毕业。
  ▲ 国家音乐厅1987年开幕时,与联合实验乐团(今NSO)合作演出莫札特单簧管协奏曲。
  ▲ 与钢琴家Luisa Prayer合作灌录布拉姆斯作品OP.120单簧管奏鸣曲,获八十四年度金鼎奖。
  ▲ 2001年时应邀罗马爱乐交响乐团单簧管首席。

  “最细腻的技巧,演奏天堂般的境界。和谐的音色化成了如歌般优美的音符,和近似人声的音质……”与国际知名音乐家同台演出,曾被当时报纸的乐评大加赞赏的李逸宁,不仅音乐才华出众,一头卷曲飘逸的长发,加上亮丽的外型与优雅的气质,更让不少乐迷们为她的魅力所倾倒。演奏邀约不断,她是活跃国际舞台的耀眼明星,然而即使如此,在台湾重要的演出时刻,绝少不了她的存在。纵然旅居意大利多年,在她内心最深的牵绊,恐怕还是台湾这块土地上所难以割舍的感情!

  薛耀武老师牵线,结下与单簧管的奇妙缘分

  “我一生都会感谢我的老师薛耀武”!庆幸自己碰到一位对的老师,李逸宁认为受恩师的影响非常的大,甚至改变了她的一生。回忆起学音乐的初衷,她透露是源自于母亲所驱使。喜欢音乐的母亲原先想学钢琴,但却因为环境无法配合不能如愿,于是便将这个愿望转嫁,让孩子们都能够尽情学习。也就因为如此,李逸宁最初所学的乐器并不是单簧管,从六岁开始学习到考上音乐班之后,所弹的乐器其实是钢琴。而且开始接触单簧管还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被“指定”的!原因是当时每个小朋友都从钢琴做基础开始学习,因为学校里有个小乐团,所有人都要有一样副科。小小的自己对乐器也不是那么了解,眼看着其他乐器如长笛、小提琴、大提琴等都有人学了,只有单簧管还没有,因此老师就告诉她由她来吹,而懵懂的李逸宁也没有任何排斥,就这样与单簧管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开始学习,马上就面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正常规格的单簧管对孩子来说实在太大了,无法将上面的开孔全数按到。用心的薛老师于是帮她订做了一把很特别的单簧管,上面有特制的盖子能够盖住所需要的音孔,让当时还小的手,一样可以操控自如。“我也不知道薛老师去哪里找到这把特制的双簧管”,然而这把乐器就这么伴着她,一直吹到了十五岁。拿到了单簧管,李逸宁就像着了魔一般地被它吸引,整天都在琴房里面练习,慢慢地对于之前主修钢琴的热忱也就消退了下来。“说来好玩”回想起这个过程,她笑着说:“原本在光仁小学的功课是全校第一,但到了光仁中学时,就变成全校最后了”!戏称自己赖皮地签名毕业的她,直到获台湾区少年个人组单簧管比赛冠军时,才跟妈妈解释为什么功课变得那么烂——原来,她将所有的时间和精神,都花在这个乐器上了!

  “依亲”女高音朱苔丽,羁旅意国三十载

  认为她具有独特的音乐性,音色也相当优美,薛老师也鼓励李逸宁可以往单簧管演奏发展,于是在获奖之后的同一年,便负笈意大利,进入国立罗马音乐院求学了。然而一般来说,意大利并不是台湾留学生的首选地,尤其是对于学习单簧管这项管乐器来说,更不像学习声乐那般理所当然,为什么李逸宁选择了这个国家呢?她回答,当时的确考虑过美国,但因为美国没有认识的亲人可以照应。因为不放心让那么小的孩子只身求学,母亲的朋友便推荐自己已经在意大利念书的女儿帮忙。于是就这样,“姐姐”声乐家朱苔丽,便成了李逸宁“投靠”的依归。就是那一股傻劲,她形容自己虽然一路走来也有过孤单、寂寞的日子,但是当初要出国时,并没有害怕要面对世界的感觉,只拎着皮箱就出发了。而本来计画着先到意大利,等长大再自己选择想要去的国家,却没想到这么一待就是三十多年!

  意大利人热情、爱讲话,加上又有熟识的人,让她感觉这里不是一个很”冷“的国家。然而,她的光芒,却也让她吃了不少苦头。“那时罗马音乐学院学单簧管的只有一个女孩子,那就是我,而且又是外国人!上课时同学居然还把椅子搬到我面前,看我怎么吹。当时瘦小的我被一群高大的男生团团围住,压力真有点大”!在备受注目之余,李逸宁只能以勤练乐器作为寄托。但她的吹法来自于薛老师所教的美国派,跟大家都不一样,虽然刚进学校时的主修老师非常好,可惜一年后就退休了。换了另外一位技术派的老师,居然要求她改变这么多年来习惯的吹法。顿时,她擅长的音乐性及音色不仅不受重视,按照老师的方式根本吹不出来。于是坚持不改吹法的李逸宁,便跟老师两人在课堂上对立,也常常哭着跑出来。当时觉得快要崩溃的她,还一度想要换乐器。还好想到回头找以前的老师私下学习,重拾自信继续苦练。最后终于以满分成绩毕业时,那位主修老师居然还对着别人说:“看,我的学生这么好”!

  因室内乐拓展音乐视野,家人感情是最大支持

  在考上了国立音乐研究院之后,李逸宁选择了室内乐,并遇见了另一位恩师。这位着名的小提琴家音色相当优美,在他的指导下,李逸宁感受到以不同乐器的角度观察,或许能够藉着学习其他乐器的优点,来拓宽自己乐器发挥的界限。李逸宁很高兴自己受教的不是只有单簧管的老师,而且曲目也愈来愈宽广。此外,她也因为室内乐的合奏得到了非常多珍贵的友谊,从此邀演愈来愈多,活动也愈来愈丰富。然而,却也因此引起许多老师的不满,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才是单簧管权威,这些演出应该由他们来安排!

  人生旅程难免有过不顺遂,但是李逸宁认为来自父母及兄弟姐妹的支持,是她最大的力量。虽然离家那么遥远,但父母最在意的,还是要给孩子们有“家”的感觉。对孩子们非常的信任,并且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一定做孩子们的后盾。“所以我们不会彷徨”!她说,大约维持了二十几年吧,虽然全家住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但每年都会在夏天选择一段时间,在世界的某个地点会面。“我们感情,也许比住在一起的家庭距离还要近”!

  单簧管醇美动人,陪伴精采人生

  “我觉得单簧管是一个很特别的乐器,它的音域可以达到到将近四个八度之广。它可以深沉、忧愁地叙述一个人的情感,也可以用高亢的声音来表达活泼快乐的感觉。特别的是,单簧管再怎么吹到高音时,声音也不会尖锐,一样能够维持饱满的音色。在西洋乐器里,我想只有大提琴能够给我相同的感受”。庆幸自己能够认识到竖笛这项乐器的李逸宁,也不枉这么多年来的努力。曾应邀担任罗马爱乐乐团的单簧管首席,在千禧年圣诞音乐会中演出的李逸宁喜欢莫札特的无忧无虑,也认为布拉姆斯能够拉动内心的那条弦。所灌录的录音不仅两度得到金鼎奖之外,她也跨界与意大利着名戏剧演员G. Lojodice演出“诗与音乐的对话”。在国际舞台上,成功的表演下,认真、执着的李逸宁,以醇美的单簧管声感动了无数乐迷的心,也以果敢、自信的勇气写下了精采的生命。

 

网友评论

游客不能发表评论.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