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RASS管乐网

第六届安德烈国际小号大赛详情介绍

刘寅 翻译 发表于 2008-11-20 00:00:00, 来源: CnBrass.com

  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安德烈国际小号独奏比赛,于2006年11月11日至1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这是自1979年以来举办的第六届赛事。在过去超过25年的时间里,比赛的范围和质量已经对国际小号水平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比赛第一轮:巴黎音乐学院(11月11、12、13日)
演奏曲目:
1.Raymond Gallois-Montbrun:萨拉班德舞曲和结束乐段。
2.3选1:
托马斯小号协奏曲第一乐章加华彩乐段(乐谱为Leduc的版本)
若利维小号协奏曲从开头演奏到第24号
Thierry Escaich:Tanz-幻想曲(使用C调或降B调乐器演奏)
3.泰勒曼D大调小号协奏曲(高音小号演奏)第一乐章 柔板

  来自24个国家的51位参赛选手来到巴黎参加第一轮的比赛。所有选手都表演了规定的第一首曲目。在第二首曲目的选择上,有19位选手选择了托马斯协奏曲,若利维选择的人数很多,有29位参赛者,而第三首可选曲目演奏较少,只有3位选手选择。在第一轮中,将4至6名选手分为一组,分组分别来演奏前两首曲目,之后再按同样的顺序演奏泰勒曼的协奏曲。从技术角度讲,这一轮其实并不简单。组委会所选曲目均有挑战性,需要精确度,音乐性,极强的控制力和耐力。许多参赛选手在演奏完前两首曲子以后,虽然经过休息,但在演奏泰勒曼的时候也尝到了不少苦头,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让评委们能够容易的判断选手的演奏水平。对于第一轮比赛,我们能欣赏到不同选手演奏的不同风格,从节奏到声音质量,到整体的音乐流动性。整体感觉到要听完51位选手分别演奏完同样的曲目确实不是件易事,但从他们演奏的风格上却增强了可欣赏性。

  贯穿在整个比赛中,有一位自始至终为每一位参赛者叫好的“听众”,他就是本次比赛的主席兼评委莫瑞斯·安德烈先生。对于每位参赛选手在与安德烈的互动中也能感受到他们对整个比赛和对安德列本人的崇敬与尊重。另一个值得提到的人就是在第一轮中帮助每一位参赛者进行钢琴伴奏的高水平专业演奏员,在第一轮比赛结束的时候,他也被邀请到台上,在场观众均给与他在伴奏上的肯定。

第二轮:巴黎音乐学院(11月15、16日)
演奏曲目:
1.L.莫扎特D大调协奏曲(乐谱为Billaudot版本)
2.3选1 :
Alfred Desenclos:小号与钢琴的Incantation, Thrène et Danse(演奏其中的Incantation, Thrène和第三乐章的华彩部分)
Nicolas Bacri的第二协奏曲,作品第65号(第一乐章)
Robert Planel小号与管弦乐队的协奏曲(演奏其中的第一、二乐章)

  参加比赛第二轮的选手是从第一轮的51位选手中选出18人晋级。在这一轮中所有选手都要演奏L.莫扎特的协奏曲。第二首曲子是三选一。其中Desenclos的曲子较受选手们喜爱,有11人都选择了演奏这首乐曲,Planel有六人选择,只有一位选手选择了Bacri的曲子。第二轮中,所选的三首曲子对于观众来说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和听觉感受。Planel的曲子呈现的是轻松的,无忧的旋律,在欢快的演奏过程中,观众表现出百听不厌的听觉冲击;Desenclos的曲子表现出的感觉很激烈,而且需要选手有很出色的耐力(特别是在华彩乐段);而Bacri只有一位选手演奏,所以从观众对乐曲的反应上很难与其他两首进行对比。所以在这一轮,对于评委对每位选手的打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为曲目风格差异很大,这需要评委们作出很好的权重。

  在最后晋级决赛的四位选手中,有三位选手演奏的是Desenclos的曲子,一位(而且只有一位)演奏的是Bacri的曲子。可以清楚地看出,没有一位演奏Planel的的选手晋级。从曲目上,Desenclos的曲子确实需要表演者拥有超常的表现力与耐力,而且曲目中表现了小号几乎所有的方面,低音、高音,轻柔、雄壮,抒情、技巧,精细等等。也许正是因为这首曲子可以表现表演者与乐器结合的完美程度,而且更能体现出选手真正的演奏能力与潜力,所以会有很多选手在这首曲目上脱颖而出。这里要指出的是,钢琴的专业伴奏在第二轮里更注重了细节和与选手的配合,另外,巴黎音乐学院提供给这次比赛前两轮的比赛地点,这些都提高了比赛的档次与水平。

  在第二轮结束30分钟后,评委们便上台宣布晋级决赛的四位选手名单,他们是:Esteban Batallán Cons, Francisco Alberto Flores Colmenares, Rubén Simeó Gijon, 和 Clément Saunier。他们仅有一天的时间与乐队排练决赛时要演奏的两首曲子。

决赛:Gaveau大厅(11月18日)
演奏曲目:
1.Salvador Chuliá Hernández为本次比赛所作的特定曲目
2.海顿降E大调协奏曲(随意的华彩乐段)

  四位晋级决赛的选手们与巴黎管弦乐团和指挥Kirill Karabits一起为来到Gaveau大厅的听众们献上了一台精彩的决赛表演,让前来的观众们欣赏到了小号的最高水平。决赛的出场顺序是1)Rubén Simeó Gijon,2)Esteban Batallán Cons,3)Francisco Alberto Flores Colmenares,4)Clément Saunier。在下午的比赛中,选手们以海顿协奏曲开始决赛,之后是一小段的休息,接着再次按照之前的顺序演奏组委会的特定曲目。这首曲子是典型的西班牙风格,并且其特别之处是独奏与整个乐团交相辉映,共同交织完成。在决赛过程中,四位选手均显示了各自的演奏技巧,并且显出了杰出艺术家的表演特质。

  年仅14岁的Rubén Simeó Gijon,大赛中最小的参赛者,在比赛中展现了非凡的成熟,海顿演奏的准确,富有旋律性,音程的表现和声音的清晰度近乎完美。在华彩段,他的吐音,准确性,耐力表现得光彩夺目。这一切均说明了富有天才气质的他会在以后的音乐道路上成为一颗闪耀新星。

  在前两轮中,Esteban Batallán Cons表现出了力量感和对曲子完美的诠释。在决赛中,他演奏的海顿又表现出了与前两轮声音特质完全不同的风格,足见他对风格准确地把握力。声音的力量与音乐线条的流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Francisco Alberto Flores Colmenares,其声音的感觉表现出非凡的才气。流淌在内心的声音同时又能完美的表现给观众,这的确很不易。演奏海顿第一乐章的华彩部分,展现给大家的是与曲目完美的结合,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他极强的控制力与技术表现力。整曲显现出他惊人的耐力,准确与流畅,技巧与情感的结合,这些均给观众和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

  决赛中唯一的一位东道主选手Clément Saunier,从第一轮至决赛,完全由于典雅的声音与准确的控制,给评委们留下深刻印象。演奏的海顿是那样的精炼,紧凑,富有高贵气质,第二乐章是四位演奏者中演奏最缓慢的一位,表现出了声音的线条美感与个人独特的理解力,这同时也打动了观众。

比赛结果:

第一名:12000欧元
Francisco Alberto Flores Colmenares,25岁,委内瑞拉

第二名:8000欧元
Rubén Simeó Gijon,14岁,西班牙

第三名:4500欧元
Clément Saunier,27岁,法国

第四名:3000欧元
Esteban Batallán Cons,22岁,西班牙

最显著新人奖:2000欧元
Philip Cobb,19岁,英国

最佳诠释奖:1500欧元
Francisco Alberto Flores Colmenares

响亮声音奖
Pierre Désolé,19岁,法国

特别奖
Enrico Negro,26岁,意大利

 

网友评论

游客不能发表评论.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