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RASS管乐网

单簧管大师萨宾娜·梅耶和她的两张新专辑

一言 发表于 2008-11-07 00:00:00, 来源: 视听技术

萨宾娜·梅耶其人   

木管乐器由女士演奏,别有一种优雅的感觉。当今的乐坛,也不乏出类拔萃的女性木管演奏家,如英国著名的长笛大师苏珊·米兰(Susan Milan)和双簧管演奏家莎拉·弗朗西斯(Sarah Francis)。而德国单簧管演奏家萨宾娜·梅耶(Sabine Meyer),则更是一位传奇的女杰。

萨宾娜·梅耶早年曾在斯图加特和汉诺威先后师从奥托·赫尔曼和汉斯·戴恩策,最初成为慕尼黑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演奏员。凭着优异的演奏技巧以及男性单簧管家所不俱备的舞台魅力,梅耶很快就被视为单簧管演奏领域的明日之星。最了不起的是,她曾在德国国家电视一台(ARD)比赛得第一名,而ARD比赛是不分乐器种类和配置的比赛,所以要想得第一,得和各种乐器中的高手过招,这足见她功夫之高深。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代指挥帝王卡拉扬力主她加盟柏林爱乐乐团,而柏林爱乐不少乐员以她的音色不适合在乐团中合奏为由,将她拒之门外。对她极为赏识的卡拉扬不惜以辞职为筹码,非要梅耶任乐团单簧管首席不可。此事成为当时乐坛一大新闻。后来随着人们对她独奏演出的呼声日高,一年后她离开了柏林爱乐乐团。这次风波更助长了梅耶的声势,让她成为红极一时的乐坛名人。

在单簧管演奏家中,梅耶可能是与乐团合作演出最多的艺术家。只不过,乐团主要是为她伴奏。在德国,她与柏林爱乐、柏林喜歌剧院、汉堡爱乐、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有过合作。她与其他欧美乐团合作的记录更多,这之中包括伦敦爱乐、法国广播爱乐乐团、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等。她还与日本NHK乐团合作演出过。与她合作的著名指挥家除卡拉扬以外,更包括了克劳迪奥·阿巴多、赫伯特·布洛姆施泰特、克里斯托夫·冯·多纳伊、夏尔·迪图瓦、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雅科夫·克莱兹伯格、内维尔·马里纳爵士、库特·马祖尔、英戈尔·梅兹马赫尔和弗朗兹·韦尔泽-默斯特等大师。她在欧洲和加拿大,在巴西、以色列,以及非洲的所有主要的音乐中心举办过独奏演出和音乐会。梅耶还是一位热忱的室内乐演奏家,与很多世界著名的室内乐团(组)有过合作。

萨宾娜·梅耶还是当今全世界唯一一位与唱片公司签有独家合约、并且还能每年持续灌录唱片的单簧管演奏家。她和EMI已经签约近二十年,专为EMI录制了从古典音乐至当代曲目的唱片。EMI为她录制和发行的唱片曲目广泛,风格多样。涉及的作曲家包括莫扎特、贝多芬、德沃夏克、斯塔米兹、科普兰、斯特拉文斯基、罗西尼、韦伯、威尔第、勃拉姆斯,还有门德尔松、韦伯、贝尔曼,甚至武满彻和德彪西的作品录音。

萨宾娜·梅耶曾于2004年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时来华,分别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厅和上海贺绿汀音乐厅举办了专场音乐会。有幸亲临现场聆赏她演奏的人甚微,而拥有她过去录音版本的人毕竟也有限。现在,EMI最新推出了她的两款精彩演录专辑,并已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国内唱片市场,终于能让更多的国人爱乐辈欣赏她的演奏风采了!

法国室内乐曲集(片号:EMI 0946 37978726)

说起法国室内乐曲集,爱乐友肯定会怀念梅耶曾与法国钢琴家埃里克·李·萨吉(Eric Le Sage)合作演录、由DENON公司推出的那个版本。不过该版本实在稀有难求。现在,EMI的这款也是梅耶演录的法国室内乐作品选。这两个版本上,都录有圣桑、普朗克和米约的单簧管奏鸣曲,不同的是,DENON版的还有德彪西的“小帕蒂塔”和肖松的“行板与快板”,而EMI版的这款则换成了德维安纳的一首奏鸣曲。还有个最大的区别:此次是梅耶与俄罗斯出身的钢琴家奥列格·迈森贝格(Oleg Maisenberg)在2006年4月合作的全新演录,这在古典音乐唱片市场低迷的当今,实属不易。

记得有爱乐友调侃:莫扎特、勃拉姆斯等大师,都等要死了才弄出几个好听得要命的单簧管作品。我看法国作曲大师竟然也是如此:圣桑的降E大调单簧管奏鸣曲创作于1921年,是他生命中最后一年所写的作品;普朗克的单簧管奏鸣曲完成于1962年,他于1963年逝世。梅耶演录的圣桑单簧管奏鸣曲,首先在音色的把握上很注重火候。单黄管的发音明亮清澈,但旋律的流畅性更显突出,充分显现出晚年圣桑的丰富情感。有人说此曲正是圣桑晚年心情的写照,乐曲简洁有力且充满娴熟的魅力,是将单簧管的歌唱性发挥到极致的名作。梅耶演录普朗克的这部单簧管奏鸣曲也极具特色。凭借其高超的演奏技巧,梅耶将作品中的各种音色变化掌控得得心应手,尤其是在音乐色彩的细微差别上,表现更为突出。如第一乐章中那个中间乐段,既带有极强的旋律性和自由的结构,又有炫技的华彩穿插,梅耶的单簧管像一艘航行在疾风大浪中绝不会翻船的轻舟,灵动自如,如入无人之境。慢板第二乐章里,梅耶又表现出单簧管轻柔、忧郁的一面。在快板第三乐章里,梅耶的单簧管则又激发出“狂喜的”的性格,而音乐中夹杂了些许讽刺的意味,这是作为20世纪作曲家普朗克音乐中的特质之一。

弗朗索瓦·德维安纳(Francois Devienne,1759~1803)是法国著名的木管乐器演奏家和作曲家。他与莫扎特是同时代人,曾被称为“法国的莫扎特”。他和莫扎特除了生存年代和音乐风格相近外,都是英年早逝。这部第一号单簧管奏鸣曲,不但旋律动听,亦含有巧妙的技术成分,更是很好的练习教材。碟中最后一部作品是米约的单簧管奏鸣曲。这款新录音,梅耶的演录好得无可挑剔,迈森贝格的钢琴与她的单簧管默契配合,丝丝相扣,该碟被《留声机》评为2007年6月最佳古典唱片录音作品,当是实至名归。

梅耶、布里斯联袂演录的单簧管二重协奏曲集(片号:EMI 0946 3 79786 2 7)

这是梅耶与她的爱徒朱瑞安·布利斯(Julian Bliss)联袂演录的新版本。内容为克罗默尔及施波尔单簧管二重协奏曲选。

弗朗茨·克罗默尔(Franz Vinzenz Krommer,1759~1831),捷克人,是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同时代的作曲家、小提琴家、风琴演奏家,曾任多年任维也纳宫廷乐长直至逝世。克罗默尔是位多产的曲作者,除9 部交响曲、9部小提琴协奏曲、若干首管乐六重奏、八重奏外,尚有大量的管乐作品。此外,他还独一无二地写下80多首弦乐四重奏,不但总数超过海顿,而且其中有些的质量,被认为能与贝多芬作品相媲美。该碟收录了克罗默尔的降E大调双单簧管协奏曲,作品中透射出贝多芬的一些气质,既有优美的曲调与和声,也内含戏剧性的张力。梅耶师生二人的技巧早已是炉火纯青,他们的发音也纯正得不含一丝杂质,配合上更是神形同韵,水乳交融。

德国作曲家施波尔(Louis Spohr,1784~1859)14岁作为小提琴演奏家参加不伦瑞克公爵宫廷乐队,1815年前一直在维也纳歌剧院任首席,演奏技巧精湛,与当时意大利的帕格尼尼齐名。他是最早使用指挥棒的指挥之一。施波尔作有4首单簧管协奏曲,该碟收录的是他的降E大调第二号和E小调第四号两首。特别是第四号奏鸣曲,梅耶师生两人的演录无论从技巧上还是默契配合上,都好到无可挑剔。或许当年柏林爱乐的乐员抵制梅耶入团没有错,独奏才是她的强项,当然,与徒弟的二重奏亦能增辉添彩。该碟由肯尼斯·西里托(Kenneth Sillito)指挥圣马丁学院室内乐团(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协奏。录音地点在伦敦阿比路录音棚一号录音室,时间为2006年4月。从各方面衡量,这肯定是最新最好的单簧管演录版本。

 

网友评论

游客不能发表评论.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