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得知要采访的长笛制作家来自日本时,我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蓝天白雪下的富士山和漫天飞舞的樱花瓣儿,那种飘逸淡雅的感觉,就像清酒的味道,恬淡如水却又心甘如怡。看多了日本人的精明,也听惯了他们的敬业,仔细回味两个多小时的采访经历才发觉,执着、自信、勤勉、严谨……种种混合的香气才孕育出了“樱花”那别样的馨香……
走进 “千芊怡竹钢琴屋”——这次的采访地,中厅里陈列着十余台YAMAHA、KAWAI等日本原装进口二手琴。如果事先不知道它们是二手钢琴,我真的很难把这些光亮如新的钢琴与“二手”钢琴联系在一起。野岛社长已经到了,寒暄过后,我们开始聊起他的经历和他的手工长笛。钢琴屋的老板陈瑞煜经理则从Masters长笛的中国总代理商,变成了我们的临时翻译。
“独立”之前的经历
1973年,19岁的野岛先生进入了日本最大的乐器制造企业YAMAHA,开始了他近20年的长笛制作生涯。
众所周知,YAMAHA是一家世界闻名的大型乐器制造企业,当时已有员工1万2千多名,其中管乐厂有2千人,直接进行长笛生产的有500多人。当时,YAMAHA长笛的年产量达十万支,每天的发货量有400支。不过,这些长笛基本都是普及型产品,档次并不是很高。因此,在这500多名长笛制作工人中,公司又挑选出5个人专门从事手工长笛制作野岛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手工长笛是为了满足演奏家的需要而制作的高品质长笛产品。每一支手工长笛都要选择最优质 的材料、使用精密的机械设备、采用高级的工艺和尖端的制造技术,再由经验丰富、技艺高超 的技师加以手工精心制作才能完成,所以每一支手工长笛都是近于完美的长笛精品。但由于每 一个部件都必须精心打造,有些工序必须手工操作,所以手工长笛制作周期较长(一般半手工 长笛需要3个月,全手工长笛需要6个月),产量很少,价格也相对昂贵。野岛先生介绍,当 时YAMAHA的手工长笛一般是供欧美国家的专业演奏家使用或者长笛爱好者收藏的。因此,在 制作材料的选取、工艺技术的精度、音质音色的唯美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即使用“严格” 都不足以表达那份精心,称其为“讲究”似乎更贴切。进入YAMAHA后的15年,野岛先生一直 从事手工长笛制作。经过长期积累,他可以独立完成长笛制作的全部工序。由于这5个人中只 有野岛先生能够吹奏长笛,所以与用户沟通的任务也交给了他。他便有机会经常和世界上的演 奏大师交流,听取他们对产品的意见。15年中,共有1000支长笛从他手中诞生,成为大师们的掌中宝。在YAMAHA最后的五年,他主要从事产品的设计开发、搜集销售资料和各国长笛大 师对产品需求的建议。公司内部对他的工作评价也很高。但野岛先生说:“虽然我在YAMAHA 工作了近20年,也得到了公司的认可,但‘独立’是我十几年来始终未变的梦想!”
野岛社长回忆说:“还是在我25岁的时候,我就开始考虑要‘独立’想要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世界上的长笛制作厂已经越来越多,竞争日趋激烈, YAMAHA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公司,人员众多、部门繁杂,专门搞制作的技术工人与专门的销售人员在想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大公司里,个人的许多新的设计思想很难得以快速实现。另外,我也想凭着自己的技艺获得更好的生活。所以,我认为只有 ‘独立’,才能实现自己在长笛制作上的各种想法!虽然当时我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但毕竟当时还很年轻,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我花费了15年的时间提高技术、搜集资料、储备各种资源,包括人才、原料、技术等各个方面的,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着尽可能多的准备。也许是这个信念的激励吧。15年里,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我在公司的业绩也不断提升。加之我与海外客户的关系不断加深,公司让我担任了从产品设计、开发到制作、销售等环节的全面工作,还专门制作了专题片,宣传我和我制作的长笛。所以,欧美的一些演奏家都逐渐熟悉了野岛和野岛制作的手工长笛。虽然公司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对我工作能力的认可也让我很有成就感。但我也感觉到长此下去,我的独立梦想会更难以实现。因为在那些客户认识我和我的手工长笛的同时,会更加熟悉YAMAHA。那么今后我将更难以独立的身份从事自己的事业。自信制作技术过硬、加之二十余年来的经验积累,以及对市场的熟悉,我感觉是自己干一番事业的时候了。”
“独立”之初的艰辛
1992年8月,野岛先生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谈起那段经历,他眼中透出的是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开始公司极力挽留我,部长也多次与我谈话,在我表达了迟早会离开的决心后,公司同意了我的辞呈。但作为商场上的竞争规则,他们要我签一份《誓约书》,承诺在辞职后的两年内,不从事长笛的生产制作。为了实现独立的梦想,我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里我还得介绍一下我在YAMAHA公司时的5人制作小组,也就是当时YAMAHA公司的手工长笛生产部。当时公司的手工长笛制作部只有5个人,工作上我们各有分工,我和另两个人专门做产品开发和制作,另外两个,一个是设计人员,一个负责对外宣传和销售。为什么要讲这个呢?因为在我提出辞职时,我的另外两个同事,就是另一个搞制作的和那位负责海外销售的朋友,知道我要辞职‘独立’后,表示他们也早有此意。于是我们三个人不谋而合,一起辞职,准备实现我们的理想。当时我们三个人都已经是YAMAHA手工长笛制作部的骨干。
“1992年12月3日,我们的Masters长笛制造株式会社成立了。按照辞职时签的约定,头两年我们不能制作长笛,所以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事长笛维修。在日本每两年一次的长笛展上,那些生产企业可以展出他们的产品,而我们只能展出一些零部件、擦拭布或者长笛盒之类的小东西。虽然如此,我也没有动摇,那时我唯一担心的就是YAMAHA的长笛制作技术和销售市场落入日本其他的长笛生产厂家,这对我们来说才是巨大的损失。那时,虽然只能维修,不能生产,但像我们这样专门从事长笛维修业务的公司,在日本或者其他国家也是很少见的。一般来说,长笛的维修多是由生产厂家附属的维修部门承担,但他们主要是维修自己厂生产的产品,也不讲究什么技术,就是一些简单售后服务。而我们扩展了维修的概念,不分地域、年代、型号,只要是客户要求修复,我们就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我们的业务也逐渐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可以说,我们开始做维修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直到后来我们重新开始进行设计制作时,我才发现这2年的维修经历对我们制作技术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独立”勤勉造经典
1994年11月,公司迁址后开始进行自行生产前的准备工作。1995年1月,Ag925、Ag970、14K金等多种型号的Masters长笛诞生,并在8月举办的第7届日本长笛展上展出,赢得了国内外演奏家和客商的高度评价。
长笛制作历史由来已久,自从日本学习引进了欧洲制作技术后,长笛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像Murammtsu(村松)、Sankyo(三响)、Yamaha(雅马哈)是日本比较知名的三大长笛厂家。长笛产品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要与这些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竞争,我们必须有高质量的产品。”野岛社长深知技术是他们生存的根本。二十年的生产经验和二年的修理生涯,在设计和制作上显示出他们的优势。
在从事修理的时候,野岛先生把所有修理过的各年代和各种品牌、型号长笛的各种技术参数都进行了分类整理,存储起来。经过分析研究,在综合各种长笛的设计优势后,制作出各种型号的精品Masters长笛。
一般情况下,手工长笛和普通产品从外观就可以对比出等级和质量,质量差的长笛有些部件形状难看、工艺粗糙,而高品质的长笛就像艺术品一样,具有高贵的外形和精致的部件。而且高品质的长笛手感轻松、舒适,每个按键弹力均匀,快速演奏时,手指不会有吃力感,并且具有良好的音准和优美的音色。而Masters手工制作长笛在设计制作上还有三个突出的特色:一是在笛管和音响方面,全手工长笛的音孔和管体不是一体的,而是经焊接而成。一般长笛的音孔都是经管体拉伸而成的,这样操作必然引起管体的厚度不均匀,影响长笛音质的纯净和音色的统一。在音响方面,他们从上千支长笛的音质测试中,选取最佳音色构成音阶,保证Masters长笛具有优美的音响效果。二是键柱的设计独特,它不像一般长笛用针孔固定按键,而是在键柱内放置一根芯柱来固定按键。按键是长笛损耗最厉害的部件,而打孔固定按键的设计有很多不利因素。像手握长笛时,汗水可能会从与按键连接的小针进入长笛的管体,引起锈蚀,影响长笛的使用寿命。若按键损坏因为针孔是固定的,也很难再更换了。Masters长笛采用旋螺丝芯柱构造,不仅可拆装取换,也防止了汗水腐蚀管体的问题。日本有些知名公司的高档长笛也采用了这种设计理念,如村松长笛。虽然技术相同,野岛社长在制作上更加精益求精,如而Masters长笛的芯柱是用不锈钢材料,并采用航天材料钛,通过渗透工艺制作出高品质的芯柱。这一项较一般手工长笛就增加了近2000元人民币的投入。三是在按键垫子的设计上,他用高精度的调整纸来调整垫子与音孔的严密度,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经验,工时也较长。但使用此方法调整的垫子,平整且没有凹印、严密度高,并且可以保持较长时间。而且按键上有起加强作用的键臂。野岛社长在设计中运用了“二律背反”的原理,用内置弹簧固定垫子,垫子更稳定,也保证了长笛发音的稳定性。在一般商人眼里,野岛社长这样做似乎有点太“讲究”了。但当我们看到野岛社长擦拭长笛时小心翼翼的神情、聆听他细致入微、神采飞扬地讲解时,我知道Masters长笛能够受到演奏大家的首肯,正是缘于这些热爱长笛制作、也懂得制作的人们。
日本有那么多品牌的手工长笛企业,在同行产品中,Masters长笛究竟在怎样一个位置上呢?野岛社长认真想了想说:“对于这种手工制作长笛,单纯比较哪个好很难,不能够一概而论,即使材料完全一样,还有制作工艺的问题,包括构造设计对音质、音色、音量的影响等各种因素。所以评价乐器不能因为产品卖得好就说它质量好,从产量、销量上是不能比较的。从技术上说,以手工制作标准衡量,真正手工长笛是焊接上的,而绝不能是拉伸完成的。这一点是判断手工与半手工制作长笛的重要指标。我们的长笛品质很高,可以说是处在金字塔的尖部。由于制作周期长,也为了保证质量,所以我们产量并不大,现在还只能供给少数人。让“经典”走进中国
在与野岛社长的谈话中,他讲的最多的是长笛、谈的最多的是技术。他没有把自己看成一个商人,而更愿意成为一位技艺高超的制作大师。日本NHK交响乐团首席长笛演奏家菅原润先生使用的就是他们的Masters长笛。德国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交响乐团长笛首席亨利·威杰在参加2000年ARD慕尼黑长笛大赛时也使用了Masters长笛。虽然现在他们的长笛产品赢得了世界各国长笛大师的青睐,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公司初创时从事的维修业务,并且还保持了有很大的业务量。他们不仅给一般的用户维修旧长笛,还为许多知名的生产企业进行再加工。如美国和日本的知名大家在某种型号产品,在E分割鍵方面存在设计问题,请他们进行改造,使这种产品能够为用户所接受。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用技术创造经典,才是“独立”的真正意义。
对于SARS疫情刚刚过去,野岛社长就来到中国的勇气,我们都表示钦佩。野岛社长笑着说:“这没有什么。我决定来北京时,有朋友也劝我不要来,但我认为没有什么,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相信科学。”是啊,相信科学,设计长笛要求最科学、 最合理,出国考察同样讲究相信科学。这就是日本人的“精明”吧!作为Masters长笛的中国总代理,陈经理介绍了他与野岛社长交往的过程:“我和野岛先生认识有两年了,前年12月 ,我们初次见面就谈得很投机。去年5月,我到日本又在大阪和野岛社长进一步谈了代理问题。我也多次邀请野岛先生到北京来实地考察,但因为他公司业务繁多,一直没有成行。今年3月我又邀请他来,却不料遭遇‘非典’。我感觉很遗憾。没想到,‘非典’刚过,野岛先生就把所有在日本的日程推后,来到了北京,我很感动,这说明他对我、对北京、对中国的乐器市场都充满信心。”
Masters长笛属于高档长笛产品,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乐器市场来说,接受起来也许还需要时间。但我们相信,品质决定未来!高质量的产品怎么会无人问津呢?野岛社长在非常时期来到北京并没计划一定要做成几笔大生意,他目前的生产定单都已经排到了6个月后。作为商人他可以不来,但作为长笛制作者他要来,他要给中国同行和演奏家们介绍他衷爱的长笛——高品质的手工制作长笛。谈话间,他不仅解说他们的产品,还给我们详细讲述了长笛的发展历史,让我们不仅认识了Masters长笛,更了解了flute的产生与发展,真正认识了一种乐器、一段历史。我想,这才是真正的乐器商人,不仅了解生产和市场,更了解了其中的历史和文化。
——让高品质长笛走进中国,是野岛社长此行的目的;给世界创造经典乐器,是 Masters长笛永恒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