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长笛大师格拉夫来华作巡回表演,首站北京,早前香港长笛协会主席胡永彥先生亲自远赴瑞士巴塞尔与大师作了一个亲切访问,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大师与长笛多年来的关系和表演心得。
问:您连续3年来华表演,04年到访过北京和夏门,05年到访过上海和深圳以及06年台湾,在您心中会否有一个特别位置系住中国呢? 您认为中国的听众与其它国家的听众有何不同?
答:我到哪里表演均会有特别的位置给哪里,但对于中国或台湾,我在我的表演事业后期才开始接触这国家并且对她感到很好奇。在我之前的探访,发现到处的观众都很友善,例如我于05年在上海指挥乐团后,听众立刻致电到乐团想再邀请我到访,我想大概他们很喜欢我吧。这种反应在这里瑞士是不会发生的。
问:您怎样拣选你这次中国之旅的节目?当中有2首乐曲会在3个城市均会演奏:分别是佛瑞的幻想曲和博格尼尼的随想曲。
答:大会想我这3场的节目有些少不同,我想到加入2位瑞士作曲家分别是马丁和布克。另外我想统一这3场的演出,所以拣选了佛瑞的幻想曲和博格尼尼的随想曲作结束,特别这首随想曲是由我改编的,我想对大部份听众来说,会比较有新鲜感。
问:您作经常在欧洲及世界各地举行演奏会,您怎样能保持世界第一级的水准,会否有秘诀去保持您的身体健康?
答:我想这是上天对我的厚待,我想我是现今年纪最大而又继续表演的长笛家。当然,过着正常及健康的生活是很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要继续练习和学习,我并没有任何秘诀。心理上,最紧要的是继续去享受并且永远觉得要做到最好。
问:您较喜欢表演或录音?
答:无可否认,我较喜欢表演。因为在我认知里,录音与音乐本身是相反的。音乐本身是活的,应该是现场的,但录音却相反,它是想把时间固定,把舞台固定了。音乐应该是充满创作和即兴的。
但是,我不能否认我在录音历程中也学习了很多。因为,录音可以控制你和在舞台上,的确非常有用。对于一些年青人,这个(录音)可以为他们进入整个音乐事业,我想这可解释为何市面上有那么多乐器演奏的录音。
问:每当您演奏同一首歌曲时,怎样可以保持它的新鲜感,而又不失其水准?
答:这答案可以与以上的答案有关,音乐本身是活的。我们是人,心理上和身体上都不断的变化,演绎方法也会随着改变。有时我们会吹错或有新的想法,因此,每场演奏会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演奏会,并不是重复。
问:您吹奏长笛已有69年,您现在和长笛的关系是怎样?
答:我对你给我的数字感到惊讶,但你是对的。我也不明白我怎可能吹这小小的乐器那么多年,而且仍然觉得有很多东西可以发掘和学习。
关于我和长笛之间的关系,长笛是我的乐器而它一直是。这是我多年来可以做到的事,除了有几年我较专注指挥的工作之外。正因为它一直是我的乐器,我时刻都会与它一起对抗困难,而我从来未间断过应付困难,搜集和练习。但我从来不是一个长笛痴。长笛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去表达音乐的工具,其实,乐队对我来说会是较有趣的工具。但既然它是我的乐器,我一定要用它,很难说:“我不喜欢它!”
问:我们知道您也是一个指挥家,您认为作为一个指挥家和长笛家有什么不同?
答:当我吹奏长笛时,长笛是我的工具。当我指挥时,乐队就是我的工具。两者都是很不同,但都有相同的意义:就是表达音乐。
(感谢中国爱乐倪一珍小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