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RASS管乐网

国外铜管训练的思想理念英文翻译精华文章

刘寅 编译 发表于 2007-08-26 00:00:00, 来源: cnbrass.com
关键词:  铜管训练

该文由本站荣誉会员刘寅(lorentz1108)摘选国外网站铜管训练的思想理念英文翻译整理而成,如须转载请经授权允许并注明出处。刘寅现为北京工商大学统计学专业大三学生,小时曾师从郭日新老师学习小号,酷爱管乐。

外国铜管训练的方法概念
对于演奏铜管乐器的基本的普通的要点归结为以下几点:
(a)要训练嘴唇的灵活性;
(b)要训练包括嘴部、下巴、和喉部的面部肌肉的力量;
(c)要对舌头进行训练;
(d)要训练从腹肌横隔膜产生力量。

对于以上提到的这几点,我们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而且这几点唯一遵循的原则就是发声。嘴唇的震动产生声音,这种震动状态在经过训练以后是易于控制调节的,而且嘴唇也会变得更加柔软温和。控制是随着你的训练发展和嘴部周围肌肉的强壮有力而伴随产生。对于舌头的训练,一定要追求它的精确度和力量的培养。以上提到的这些力量都是为了漂亮的声音,为了演奏的耐力,而这些力量的源泉都来自于你的“powerhouse”(原意是发电站,我在这儿理解为腰腹的支撑)。

当然,所有这些基本的方法训练取决于你的态度,你的工作。这需要你决定是开始还是放弃,这需要你投入你的耐心。这有这样你才将能学到如何演奏漂亮的音色。你已经听到一句谚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定记住这句话。

好的声音从何而来?
可能我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于你。我认为要保持好的音色,就要保持我们音调的自由和所拥有的大量气息的放松状态。音色或者音调应该是流动在你的气息当中并被气息所覆盖包围。就像空气流动穿过一样,气息提供给你与号嘴的结合,特别是嘴唇与号嘴的结合位置以及它们间的松弛性,当然还有嘴唇的弹性和反应。前面提到的“像空气流动一样”,意思是说让舌头的放松以及它的清晰性灵活性;“像空气一样流动”还体现在我们身体上的咽喉部位的神经放松和在腰腹部的“支撑墙”。正因为小号是铜管乐器,所以它的动力的源泉来自于气息。

随着我的成熟,我在练号、气息、嘴型(注:原文作者把这些因素集合起来叫做“声音平衡系统”)这几点上重要性的想法也产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年以前,在我心里我所关注的是有50%都在不加思索的练号,其余有25%在嘴型上,还有25%在气息上。几年过去,我仍然保留着是50%的疯狂练号,但是剩余的有40%在气息上,有10%在嘴型。而现在,我相信有90%是靠思想、思考来支配练号而不是盲目联系,另外10%里有9%在气息上,仅有1%是嘴型。我非常相信,气息的加速和流动有巨大的价值,它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紧张的神经,使我们可以获得长久的耐力和漂亮的音色。

关于呼吸的控制
这次我们将讨论呼吸和气息流畅通顺的问题。我们腹部的横隔膜被称作“不随意的肌肉”。它的工作不受我们的想法控制。当我们睡觉它也在工作。它还能使我们打喷嚏或咳嗽。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要试着尽力去控制它。我们当然可以做到屏住我们的呼吸,也可以做到随时吸气,既可以少量喘息,又可以做到深吸。我们能做到的这些就告诉了我们对横隔膜的控制方法。既然小号演奏是靠气息和呼吸控制,那么接下来对于我们如何更好的掌握利用这一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我们吸气和演奏的时候,我们的体内的气息都必须是通畅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演奏姿态。我曾看到许多有经验的演奏者低着头演奏或者胳膊夹着低头演奏等等。如果我们给出这些姿势一个正确的评价的话,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姿势将导致我们在演奏中处于一种喉咙封闭,呼吸很浅以及极少的支撑。好的深的呼吸来源于你的肺部底端。

当我们把下颚稍向前移动一点儿,我们会感到喉咙会比正常状态下打开的更多。试着缓慢向前移动你的下颚然后看看你是不是会有喉咙打开的感觉。想着这个方法,它能帮你获得你想要的声音。更靠前的下颚的位置也将给你减轻嘴唇过重的负担,而且还会帮助你提高耐力(当你习惯于这么做以后)。

在保持我们体内气息通畅的方法中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你的支点。在你演奏的时候适当的抬高或降低乐器的喇叭口,会保持更通畅的气息和更清晰的音色。随着你演奏更高或更低的音符,进入号嘴的气息也会有微小的变化。当然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喉咙、气管整齐的接近直线,我们会获得更好的声音。

再有就是拱形状的舌头会加速气息流动,这样为了能演奏更高的音符。好多朋友把舌尖弄成拱的,使声音质量受到影响。一定试着从eeeee的音换成发aaaaa的音(当然要闭着嘴发音)。这样会使声音更开放,而且会把流出的气息变得更细。但是,毕竟这种拱形的舌头不能带给你一个八度音阶,它仅仅适用于快速音符段落。拱形的舌头就像电梯一样可以帮助你压缩气息,从而达到加速气息的目的以帮助演奏更高的音符。

我们应该练什么?怎么练?
所有练习小号的学生都会问这样的问题:“我应该练习什么?怎么练?
1. 你应该练习你不能演奏的,毕竟练习使你获得进步和提高;
2多练连线式的、歌唱性的旋律。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演奏雄壮有力的曲调,但是演奏歌唱性的这种风格可以使小号成为真正的乐器;
3要练习温柔的,光滑的弱奏和吐音。如果你完成了较难的谱子,那么简单的立刻会迎刃而解;
4要练习视奏。虽然没有人喜欢视奏,但是它是我们演奏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另外:还要记住就像那些伟大的小号演奏家所建议的那样:不要练习太长时间,但要保持经常练习(少量多次),每次练习你有20分钟属于你自己。但是在这20分钟的练习里你会惊讶你可以完成的练习。这也会使你有理由相信这20分钟时你最棒的20分钟。

而且千万不要为了证明你的实力而不按严格的节奏来演奏或练习。一定要想着这一点,那些事儿不能做,之后再进入到你重要的练习当中。

练习中的好习惯与坏习惯
当你在演奏乐器之前你应该知道什么呢?你可能会惊奇的发现,你并不是在简单的“吹”乐器;并不只是简单的把嘴唇塞进你的号嘴里;并不是漫不经心的调节你的调音管等等。

你将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你的吹奏习惯早已经形成。当你第一次拿起你的乐器,你就已经形成了你的吹奏习惯,这些可能是好的、当然也可能是不好的,这完全取决于你的方法。技巧性的演奏完全建立在一系列好的习惯上,而糟糕的演奏则来源于不好的习惯。

这是一件非常不幸但又是真时的事,那就是坏的习惯的养成似乎是非常容易的,这些坏习惯时刻在等待着那些不注意的、粗心的学生,并开始一次一次的长时间使其处在错误的状态下演奏,而且改掉一个坏习惯要比养成一个好习惯难上加难。

所以,我们一定要停下片刻,认真思考。对于几周时间的粗心练习也许会影响到我们以后几年的演奏。在这个最重要的阶段一定要给于你所做的练习一点耐心,认真打牢每块基石,对于好的习惯要能做到有心的记忆,这样就不仅意味着有可能,甚至是必然的会使你走向成功,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演奏者。

对嘴唇与号嘴的一点儿认识
我们嘴唇的状态需要是潮湿的,否则我们发出的气流将会使嘴唇缝隙过大并且会导致没有声音。这种潮湿的原因由于嘴唇表面的张力,这会更有助于我们嘴唇发出“bu”的震动。我们的气息通过嘴唇间的缝隙,当嘴唇缝隙越小,我们便会演奏出越高越柔的音色;相反,当我们的唇间缝隙变大,我们的声音也会变得越低越大。演奏较高的音符需要更多嘴唇的加紧与收紧以及腹部的力量,而不是号嘴的压力。

嘴唇的收紧与密集是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提到的,他们的建议是,通过收紧来演奏高音。他们很少会告诉你这种收紧是嘴唇与嘴唇间的相互作用,这就好比当你用拇指和食指来挤压捏东西一样。其实这种嘴唇间的力量是你的嘴唇缝隙与从它那里留出的气息间的一种斗争。过多的使用号嘴的压力来与嘴唇对抗会使你的嘴唇缝隙过大,从而也会使你的音域变窄、产生瘦小干瘪的声音、使你的技术速度迟缓以及降低你的耐力。

以下几点需要牢记:
1要有一个好的演奏姿势。要挺胸,两胳膊肘不要加紧,抬头;
2放松你的下额,打开你的喉咙;
3牙齿要微张,下额稍向前移;
4让你的嘴角不要远离你的嘴唇;
5要让你的嘴唇稍微向内卷曲;
6让你的嘴唇轻触且易于感受到向外流动的气息;
7要有稳定的唇震后再上号嘴;
8要把号嘴温柔的轻放在嘴唇上;
9一定要给嘴唇很小的压力;
10吸气然后呼出,这一过程不要有刻意的约束;
11要保持你呼出到号嘴气息是流畅自如的。

学习小号的真正起点在哪里?
想一想这个问题。先举个例子,假如你正在学写字,如果这时候你的老师坚持说你握笔的姿势对于你来说是不合适的,那么你能写得漂亮么?当然不会。或者,如果你的老师告诉你要全身心投入到你要写的字上,而不告诉你写字的步骤方法,你会在这种不知道字母格式的情况下动笔么?答案还是否定的。或者甚至是,如果你的老师告诉你把注意力放在你拿笔的那只胳膊的肌肉上,你能写得好字么?

不能。学写字首先需要学会的是握笔方法(这需要你或你的老师知道你是不是左撇子),接下来提供给你纸和铅笔,一开始要用粗头铅笔写大号儿的字母,之后随着你的掌握程度,学着用细头铅笔写字,最终你学会了用签字笔或钢笔写连笔字,或者也许你还成为了书法家。

在学习演奏乐器方面其实有着和学习写字同样可遵循的过程。有些时候我们必须回归到握笔这一点上(号嘴在嘴唇上的位置,甚至是选择适用于你嘴唇的号嘴型号);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复习正确的字母拼写形式,或者改变书写角度(从左写到右)或者挪动纸张位置(就像将喇叭口适当抬高或降低一样)。要知道在初学者时期学习这些正确方法要比回过头来学习容易得多。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提倡从最低的起点开始,甚至对于上第一节课的入门学生来说。这也是我觉得为什么振动(包括唇振和吹号嘴两部分)是那么重要的原因。仍然有好多学生在之前没有进行振动训练的情况下演奏,但是他们会发现越往后学习演奏,在没有移走这块大石头的情况下将会变得多么困难。

从慢的低的起点开始,能给你好的振动(打下良好基础)。我不提倡把练习音阶当作一个基础性起点。为什么?因为它不可避免的导致初学者养成不好的习惯,像上下牙摒紧,嘴唇孔隙过大等等。还有,很常见的就是一些很强的演奏者,他们总提倡一些对于他们而言掌握最好的东西,我们会发现这些提倡往往不是针对那些渴望寻求指点的学生们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要努力懂得理解学生,先提供给他们原则性涵盖性广的内容,再渐渐往细节上发展(注:就像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一样,由初级基础过渡到高级专业,可以类比想象)。

帮助你提高吐音的速度
这里给出三种形式的三吐,在阿尔班教程里是TTK,在詹姆斯•布鲁克的教程里是TKT或者KTK,在哲克的书里是Ta-Da-Ga。
TTK - TTK, TKT-KTK, 和Ta Da Ga是三种不同的概念。这是三种普遍流行使用的概念。但是,把Tu-Tu-Ku 变成 Ta-Ta-Ka , 或 Da-Da-Ga, 或者是Di-Di-Gi其实只是用了不同的符号而已。其实所有这些全都源于阿尔班教程里的TTK。

但是来源于TTK的这些符号(像Da-Da-Ga,Di-Di-Gi)是一种更“轻”的符号,可以更快的发音。因为舌头运动的路径越短,它就能运动的越快。从Tu, Ta, Ti, Da, Di是按照舌头的运动路径由长到短,即运动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来写的(注:这也是按照吹奏音由低到高来写的)。

这里我们用舌头发出Ta Da Ga - Ta Da Ga或Ti Di Gi,其中符号的交换是为了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或者是调整速度以便有更快的吐音。
如果在双吐里就像这样:Tu-Ku , Ta-Ka, Da-Ga 或 Di-Gi。
在单吐里也同样运这些符号:Tu, Ta, Ti, Da 和 Di。其中的Ta较为有效。

为了提高吐音的速度,我们经常使用更轻些的符号发音,像:Ta,Da,Di. 而且还需要一个节拍器。用16分音符,每分钟60拍,每15到20秒提高10拍。这种方法单吐、双吐、三吐都能使用。

演奏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及其重要性
为了提高吐音的速度,我们经常使用更轻些的符号发音,像:Ta,Da,Di. 而且 演奏中的三个重要因素第一个就是“嘴唇与号嘴的构成”(下文简称:唇—嘴构成)(这包括嘴唇、嘴角、下颚和在演奏中涉及到的脸部区域);第二是舌头和舌头的相关属性(下文简称:舌头操作)(包括舌头的形状、舌头水平位置和舌头的长度等等);第三个是呼吸(包括横隔膜、腰腹部区域、肋骨、肩胛骨、肺部和喉部)。

这三个因素中哪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呢?所有这三个因素(唇—嘴构成、舌头操作、呼吸)在整个学生生涯阶段中其重要性分别体现在不同的阶段中。因此这三个因素从学生的角度讲都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注:只不过是从不同时期体现出它们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的大多数演奏者都认为正确的呼吸是生理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之一。这样的陈述是很正确的,但只是当一个演奏者达到其一定的演奏水平以后会这样认为。有一些他们之前遇到过的很重要的问题在当他们通过长期的努力,幸运的克服困难以后,他们已经忘记了当初训练中的一些困难。这就好比像骑自行车一样,你可能已经骑了好几年的的车,以至于你已经完全忘记了以前你曾经遇到的困难、在掌握平衡以前从车上摔下来多少次。

如果让一个优秀的双簧管演奏家选用一只出色的乐器,但让他用有毛病的簧片演奏,演奏的结果不言而喻,而这种结果其实与他呼吸的正确与否却毫无关系。对于铜管演奏来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合理的假设,只有当“唇—嘴构成”和“舌头操作”不仅要完全分开、相互独立的操作进行,而且这两者必须与呼吸因素同步进行,这样才可能产生放松的演奏。

 

网友评论

游客不能发表评论.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