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RASS管乐网

美女小号家艾莉森·巴尔松的随想曲专辑

叶志超 发表于 2006-12-11 00:00:00, 来源: cnbrass.com
关键词:  小号,巴尔松

随想曲——艾莉森·巴尔松演奏小号改编曲集
伴奏:哥德堡交响乐团,指挥:加德纳

专辑曲目
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皮亚佐拉:自由探戈,林德伯格:行板,帕格尼尼:随想曲,法雅: 西班牙流行曲7首,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莫扎特:《魔笛》夜后的咏叹调,巴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 行板,德彪西:Syrinx,托马西:小号协奏曲 - 夜曲,皮亚佐拉:杀手......

在听到她不同凡响的巴赫唱片之后,我立即加入了巴尔松(Alison Balsom)的崇拜者的行列。她的首张CD也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巴尔松演奏每首作品都拥有精彩的声音并显示了高超的音乐修养。我听过很多人演奏小号改编的土耳其进行曲,效果总是不太满意,而巴尔松的录音给我带来了最大的满足。德彪西的Syrinx,原来是长笛独奏作品,巴尔松的演奏同样可以用非凡来形容,她很好地再现了长笛风格的分句和清晰度。她演奏的Oskar Lindberg的慢板有恰如其分的情绪唤起,甜美迷人的声音让作品更动人。帕格尼尼第24随想曲,对于小提琴都很难,更不要说小号了。巴尔松在这里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技巧,在每个音程上跳跃都毫无瑕疵而且富有乐感。

这张唱片上还有一些更传统的小号作品。Jean-Baptiste Arban的变奏曲演奏得可以与他的老师之一哈登伯格(Hakan Hardenberger)相媲美。托马西的小号协奏曲同样演奏得很出色,但是我更喜欢听到整个的协奏曲——这也是我听这张唱片唯一的遗憾。

我很高兴听到巴尔松演奏法雅的7首西班牙流行歌曲。我在一次音乐会上听到过巴尔松在钢琴伴奏下演奏这些作品,效果让人惊奇,乐队的版本同样让人振奋。

自从我第一次买下巴尔松的巴赫专集,每次开车上路几乎都要听她唱片。她不仅是我最喜欢的唱片艺术家,而且是我小号演奏的楷模。我期待着她的下一张CD尽快面市。(Kevin Peterson 编译)

又来一个“美女演奏家”?对外貌包装先行的新人,大概不少乐迷和笔者一样已经感到麻木甚至有点反感了。毕竟音乐是用耳朵听的而不是用眼睛看的,而经验证明,不断涌现的“靓女**家”,真正“有料”的并没有多少个。这张CD吸引笔者的,并不在于艾莉森•巴尔松的外貌,而在于她演奏的乐器——小号。首先,著名的小号独奏家向来少见,恕笔者寡闻,只知道一个哈登伯格;再者,印象中铜管乐器基本是男人的天下,别说是独奏家,即使在一般的交响乐团中,铜管声部也大多是腰粗膀圆的壮汉。加上小号唱主角的唱片很少见(最多也就是海顿的协奏曲了),因此即使没有这诱人的封面,这张CD也是颇能引起大家的好奇心的。

由于原创的小号作品数量极少,因此走改编曲的路线也是理所当然的。巴尔松的上一张唱片就全部是巴赫改编曲,而这张《随想曲》是涵盖了各个时期、各种风格,更全面地展示演奏家的实力。从巴赫、莫扎特、帕格尼尼到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还有近代的皮亚佐拉、托马西(这里唯一的原创小号作品就是托马西《小号协奏曲》的“夜曲”乐章),使我们全面地了解小号的表现力,从高亢明亮(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夜后咏叹调》),热烈奔放(法雅《7首西班牙流行歌曲》),到抒情如歌(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甚至梦幻神秘(德彪西《绪任克斯》)、摇曳生姿(皮亚佐拉),巴尔松的演奏都是令人信服的。而用小号吹奏帕格尼尼的《第24随想曲》,则是让巴尔松着实炫技了一把。

由于缺乏对小号演奏的深入认识,再加上没有什么参照对比,我也很难说巴尔松的小号演奏杰出到什么程度。但至少从听感而言,这张CD是让我充分沉醉在“小号之美”里面了。这样的唱片没必要讨论什么艺术价值有多高,权当一张娱乐性的轻音乐来欣赏,也是让人心满意足的。(叶志超)

 

网友评论

游客不能发表评论.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