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RASS管乐网

初听由古典铜管重奏曲改编的长号四重奏唱片有感

audiocd 发表于 2006-07-31 00:00:00, 来源: cnbrass.com
关键词:  长号重奏

  演奏:ZIPANG长号四重奏团
  编号:EXTON OVCL-00084

  没想到,第一次听到长号四重奏这种特殊的小乐团合奏,演奏者居然是来自日本而不是古典音乐更发达的欧美国家,而长号四重奏奏出的音乐,那么精致,那么美妙,那么迷人,真有让人一听就爱上的魅力。

  与小号相比,长号(trombone)显然不是铜管乐器家族中引人注目的一员,甚至相比起音色与之相似的圆号,长号的地位也在其后。因为即使冷门如圆号者,还有海顿、莫扎特、胡梅尔等作曲家为之创作过独立的协奏曲,但您几时听过哪位大作曲家为长号写过什么协奏曲或是有较完整独立发挥部分的室内乐曲?说起来,长号在铜管乐的合奏中,大多是担任和声、协奏的次要角色,虽然必不可少(比如在军乐队或爵士Big Band乐队中,长号必居一席之地),但总难成为众人聚焦的主角,读者们不信的话就请清点一下自己的古典唱片收藏,看是否能找到长号为主题的专辑唱片?我大胆地说一句,找得出的几率肯定不大。

  如此一来,不由让人不对下面四位来自日本的年轻音乐家刮目相看:吉川武典、岸良开城、叶田晃、门胁贺智志。这四位长号演奏家显然并不满足一生永远呆在管弦乐团中的一角中不为人知,他们志同道合组建了一支名为ZIPANG的长号四重奏团,要让世人真正了解长号演奏的魅力所在。从他们推出的这张精彩的唱片封套资料上得知,这四位长号演奏家均毕业于日本音乐名校,并都曾在日本一流管弦乐团(如NHK交响乐团、日本交响乐团等)中任职或从事过器乐演奏教学工作,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四重奏的灵魂人物吉川武典先生毕业于东京艺术学院,曾获数项日本管弦乐器演奏比赛的桂冠,1991年任职于NHK交响乐团,1996年获日本文化厅派遣赴海外留学深造,回国后在母校任教,现在兼任NHK交响乐团长号首席。《长号四重奏的魅力》一碟中收录的乐曲,绝大部分都是由吉川武典先生改编的,包括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拉威尔钢琴协奏曲柔板乐章改编曲,根据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和《艺术家的生涯》中咏叹调《你那冰冷的小手》的改编曲,根据圣桑歌剧《参孙与达利拉》中咏叹调《我的心应声而开》改编曲以及当代作曲家Frackenpohl(1924-)、IngoLuis(1961-)等人为圆号演奏创作的四重奏曲或小品。

  长号与其它铜管乐器所不一样的演奏方式,决定了它不可能胜任速度要求较快的乐曲旋律,但它比圆号略为低沉的音色,又决定了它很难在一开声就让听者有惊艳之感,而只能走“细水长流”的慢热路线。ZIPANG长号四重奏的团员很巧妙地避开了长号演奏的弱点(例如对某些改编作品他们特别调整了原作的进行速度以适应长号的演奏特点),而且通过乐器间默契的和声配搭,来烘托音乐的气氛。而ZIPANG长号四重奏团的演奏技巧无疑是相当出色的,无论是结构严谨的长号四重奏作品或是改编后的作品,他们奏来都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柔美的铜管音色和悠扬舒缓的旋律,打磨得人耳特别舒服。

  这张唱片录制于日本山形市余目町(××町意指××街)文化创造馆音乐厅,录音时采用了HDCD和DSD两种高规格技术,出来的音响效果令人相当满意,音乐厅适度的残响使得长号的音色不肥不瘦恰到好处,四支长号一同吹响时,乐音散发出的金属质感尤为浓郁,而在低音域长号演奏特有的“叭叭”声清晰自然,其他的细节再生丰富得不得了,毫无疑问,这是一张顶尖级的铜管录音。

 

网友评论

游客不能发表评论.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