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希达什,弗里杰什(Hidas,Frigyes) 1928年5月25日生于布达佩斯。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最初在布达佩斯师事佐尔坦、霍鲁希兹基学习钢琴。1947—1952年入布达佩斯音乐学院随从维什基学习作曲,拉斯洛、肖莫季学习指挥。1952—1966年任国家剧院指挥,并在匈牙利广播交响乐队演奏钢琴和铜片琴。他在钢琴和管风琴上的即兴演奏赢得了声誉。1939年获双簧管协奏曲作品的埃凯尔奖。希达什经常用巴罗克时期的协奏形式,曾用B—A—C—H主题作曲。60年代中期以前他的作风受到了柯达伊后期风格的影响,此后受到爵士音乐的影响,节奏活泼。他的作品有芭蕾、歌剧、清唱剧、安魂曲、交响曲、钢琴、小提琴、中提琴、长笛、圆号等的协奏曲,弦乐小协奏曲,管乐和弦乐的小协奏曲,奏鸣曲及室内乐等。小号作品有小号幻想曲,小号、单簧管、管风琴的幻想曲等。
11、兴德米特,保罗(Hindemith,Paul) 1895年11月16日生于哈瑙城,1963年12月28日死于法兰克福。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挥家、理论家和教育家。9岁学习小提琴,13岁在剧团乐队和器乐重奏团组任小提琴演员。同时在音乐学院中学习作曲和理论。1915—1923年任法兰克福歌剧院首席乐师。1921一1929年在阿玛尔一兴德米特弦乐四重奏团担任中提琴演员。1927—1935年任柏林高等音乐学校教授。1939年起居住美国。1940年任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1946年入美国籍。1951年被聘请为瑞土的苏黎世大学教作曲。嗣后他两校兼教。
兴德米特是以现代音乐一无调性创始人之一而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数量繁多,囊括交响曲、歌剧、芭蕾、清唱剧、大合唱、组曲、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钢琴练习曲、歌曲、前奏曲与赋格集,1943年作的《调性游戏》及一些理论著作。其中有《作曲教程》(两卷,1927),《传统和声学汇集课程》(1943),《传统和声学》(1948),《一个作曲家的世界》(1952),《音乐家的基本训练》(1946)等。他的小号作品有:1939年创作的小号奏鸣曲及1949年创作的小号与大管的协奏曲。1955年还创作了大号奏鸣曲,是用12音体系作成。
12、若利韦,安德烈(Joljvet,Andre) 1905年8月8日生于巴黎,1974年12月20日死于巴黎。法国作曲家。父亲是画家,母亲是钢琴家。开始跟母亲学习音乐。13岁就创作了一首《蛮族浪漫曲》,14岁师从弗拉尔德学习大提琴,15岁构思一部芭蕾舞剧,所有布景、服装以及音乐全由他自己设计,巴黎的一位男修道院院长赏识了他的音乐才能,叫他加入了唱诗班,并教他管风琴及和声。1928—1933年,随从保罗·弗朗学习和声、对位及曲式等课程.自1927年起他在巴黎的几所音乐学校里教学。随着1927年勋伯格的访问巴黎,若利韦接触到无调性音乐。
1929年当他听到弗朗的友人万雷兹的作品,特别是《亚美利加》后,赞赏不已.经弗朗的介绍成为万雷兹的学生。1930年着手他的技术革新,如音群的概念及配器手法等。他空前地将打击乐器提高到新奇的地位。若利韦曾多次巡回欧美讲学及指挥乐队。1945年任法国喜歌剧音乐指导。1966年任巴黎音乐学院作曲教授。1951年获巴黎城市颁发的大奖。
作品包括歌剧、捂唱剧、芭蕾、交响曲、奏鸣曲、组曲、各种乐器的协奏曲和打击乐协奏曲,室内乐及大合唱,独唱,独奏等。他还作有吉他的独奏曲。他的小号作品有1948年创作的,《小号协奏曲》一首,是一首新古典派的作品,在慢的一段中展现了富有表情的旋律。1954年所作的《小号协奏曲》中采用了爵士的技巧,还用了14件打击乐器。
13、库尔兹,齐洛弗里德(Kurz,Siegfried) 1930年7月18日生于德累斯登。德国作曲家、指挥家。15岁进入德累斯登高等音乐学校,师承芬克学习作曲,欣兹学习指挥,扎伊弗特学习小号。1949一1960年任德累斯登州立戏院音乐指导,后任德累斯登州立歌剧院的指挥。作为指挥家和作曲家显示了他的才华。他的弦乐四重奏有巴托克的专心致志于主题的影响,在其它的乐曲中也能觉察出同样的影响。在他的交响乐曲中,他用了非常规的12音进行。作品有交响曲2首,钢琴和弦乐的嬉游曲、小奏鸣曲、舞曲的组曲;协奏曲有:小号、圆号、小提琴、钢琴及室内乐(即管乐四重奏和弦)的协奏曲。室内乐有吹奏乐的五重奏,7件铜管的小奏鸣曲等,以及音乐剧等作品。
库尔兹的小号协奏曲作于1953年,他采用了活泼的节奏,有爵士的乐思,获得了较广泛的流行。
14、伦德瓦伊,卡米洛(Londvay,Kamillo) 1928年12月28日生于布达佩斯。匈牙利作曲家。求学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师事维什基学习作曲。·后任戏院指挥。1960年在州立普派特剧院任音乐指导。1966—19S8年任匈牙利人民军室内乐队艺术指导。1970年起担任乐队指挥。1973年起任首都轻歌剧院音乐指导。同年任音乐学院教授。1962及1964年两次获得埃凯尔奖。他的早期作品遵循巴托克和柯达伊的传统,无论在旋律、节奏及和声等方面均深受他们的影响。但自1965年起他的作曲风格却变为现代手法。1970年中期起他的作风较前更受现代派潮流的影响。他的作品有喜歌剧、清唱剧、男声大合唱、独唱、独奏;小提琴、大提琴的协奏曲,室内协奏曲(13件乐器);随想曲;小提琴与钢琴的狂想曲;室内乐、弦乐四重奏、长笛与钢琴两重奏等。
伦德瓦伊的小号作品有《无弱音器的小号曲》,1983年作于布达佩斯,1984年在匈牙利出版。这是一首现代的作品。乐谱中有的只记黑符头,末标节奏可自由处理,仅在谱表上的虚纵钱上标以时间如10”(秒),16”,25”,32”等。全曲共分六段。(1)似歌曲的器乐曲,第一首;(2)恢谐曲第一首;(3)似歌曲的器乐曲第二首;(4)恢谐曲第二首;(5)似歌曲的器乐曲第三首;(6)终曲。
15、斯特察尔,戈蒂里德·海里希(Stolzel,Gottifried
Heinrich) 1690年1月13日生于格龙斯滕德特尔,1749年11月27日死于戈塔。德国作曲家、理论家。自幼从父亲学习音乐。13岁去施内堡师从乌姆劳夫特等学习音乐。后入大学学习,并加入台列曼音乐协会。1710—1712年执教于布勒斯劳。1713年去意大利。曾在布拉格、贝鲁特、格拉居住并写作。1719年在戈塔被任命为公爵的宫廷乐师。作有歌剧22部,清唱剧14部,康塔塔,奏鸣曲,协奏曲及室内乐等。他还写作了两部理论方面的论文。当时他的声誉传扬四方,甚至巴赫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16、瑟勒希,安德拉什(Szollosy,Andras) 1921年月27日生于萨斯瓦罗什。匈牙利作曲家和音乐学家。幼年求学于布达佩斯大学,并在音乐艺术中学师承柯达伊和维什基学习。1947—1948年又去罗马的切奇利阿音乐学院跟随佩特拉西学习。1950年任布达佩斯音乐学院的音乐史和音乐理论教师。他的作品运用了新的技巧,毫无匈牙利风格的痕迹。他的作品有芭蕾,清唱剧,协奏曲(包括钢琴、打击乐器与弦乐的协奏曲,16件弦乐的协奏曲,竖钢琴协奏曲等),室内管弦乐,室内乐及歌曲等。
瑟勒希的小号作品《小号之声》作于1983年,1984年出版。这是一首手法新颖的现代派作品。节奏复杂有3个四分音符和2个二分音符的五连音;2个四分音符和2个八分音符的三连音;9个六十四分音符的九连音等。其中尚有用两种不同指法轮流吹奏同音的震音(称为Bariolage)。
17、托马西,亨利(Tomasi,Henri) 1901年8月17日生于马赛,1971年1月13日卒于巴黎。法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开始在马赛学习音乐,然后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师事料萨德学习对位;维达尔学习作曲;才贝尔学习指挥。1927年获罗马大奖,1952年获法国音乐大奖。1930—1935年任巴黎广播电台音乐指导。1946—1950年任蒙地卡罗歌剧院指挥。他的交响乐作品虽属重要,但他的戏剧音乐更吸引人。他的音乐富于感情,偶然用些不协和的和弦和高度的色彩化。他受到法国同时代作曲家的影响较深,特别是拉威尔。
托马西的作品包括歌剧、芭蕾、交响曲、交响诗、钢琴曲、大合唱、歌曲及室内乐等。他还创作了许多各种乐器的协奏曲:竖琴、中提琴、长笛、单笑管、小号、萨克斯管、圆号及吉他等。他的小号作品有:则、号协奏曲》作于1948年,《三部曲》作于1957年,均倍受小号家的喜爱和听众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