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RASS管乐网

小号作曲家简介(一)

发表于 2003-04-12 14:25:00, 来源: 小号表演艺术
关键词:  小号作曲家

  1、海顿,佛朗兹·约瑟夫(Haydn,Franz Joseph) 1732年3月31日生于罗劳,1809年5月31日死于维也纳。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和莫扎特,贝多芬三人被称为维也纳三杰。出生在一个贫苦的车匠家庭。父亲是车匠,母亲是厨师。母亲爱唱民歌,父亲用竖琴伴奏。家庭的音乐环境陶冶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爱好。幼年,他在偶然听到了大师的小提琴演奏后,就用两块木片作为小提琴,学着大师的弓法,“伴奏”起父母的歌唱。他的节奏是那么的准确,合拍。海顿5岁那年,一天汉堡来了一位堂兄看到他的表演和听到了他那优美的歌声后深为掠奇,征得了他的父母同意,带他到自己家里,亲自给他教课。堂兄对他非常严厉。当他长大后,曾对格里辛格尔说过这样的话:“我将永远感激堂兄,他的教学非常严格,一丝不苟,尽管他给我的鞭苔甚至多于食物。”

  有一次,行进的乐队,缺少一个鼓手,老师推荐他去,临时教了他一些打鼓的手法。由于他的年龄太小,不得不另找一个与他一样高矮的孩子帮他在前面背鼓。那个孩子碰巧是个驼背,背起鼓来倒挺合适。他的击鼓竟震动了当时所有沙罗门乐队里的人,这只鼓至今仍保存在汉堡的大教堂内。

  一天,他的堂兄请了音乐家鲁特在家里共餐时,一面吃喝,一面谈论些有关音乐的问题。偶然主人说起家里有一个怪物—一个8岁的小孩,是从乡间领出来的。鲁待兴致勃勃地一定要见这个怪物。于是正在厨房里和厨师一起进餐的小海顿被叫过来,他低着头,背着手,一声不吭地远远站着。“唱一首歌给鲁特先生听!”弗兰克说。他背过身去,唱了起来,美妙感人的歌声,使客人为之倾倒。客人激动地说:“他正是我所要寻求的,他将到我的唱诗班去。”就这样把被称作怪物的小海顿领带到了维也纳的圣·司蒂芬大教堂的唱诗班。后来,他的惊人高音使全城的人赞叹不已。可惜好景不长,他的变声期到来,因此嗓子失哑。有一次奥国皇后听了海领唱后,就说他的歌唱像“乌鸦叫”,因此而被解雇,流落街头。经过十年贫困的煎熬——他只偶然得到少得可怜的收入。他教过私人学生,在酒店拉过小提琴,为戏剧配过音。冬天他栖身在滴水成冰的阁楼里,但这并没使他气馁。他在晚年时曾对格里辛格尔说过:“当我坐在我的那架破旧的被虫咬坏了的古钢琴旁时,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他曾说过这样幽默的话:“从我的例子中,青年们可以发现,无中可以生有,因为我的一切都是从极度贫困中产生的”。所有这些都培养了他的极其坚毅的性格,在他的音乐中使他喜爱的那种大众化的性质无疑是在这个时期坚定起来的。

  在一个夜晚,海顿和朋友们一起到歌剧家库尔兹的屋旁演奏起自己的作品。优美柔曼的小提琴音调在月夜的花园里回荡。库尔兹的头忽然探出窗口,喊着问:“谁在此演奏?”“约瑟夫·海顿”。“这是谁的作品?”“我的。”库尔兹立刻从楼上跑下来,一面请他们进屋,一面表示要请他写一部小型的歌剧。海顿毫不犹豫地坐到钢琴旁写作起来,而且就在当夜一举而成。
    
  1759年海顿在一位莫尔律公爵的宫廷中担任乐师。1761年被邀任埃斯台哈济公爵的宫廷乐长。在那里他一面指挥乐队,一面创作,他完成了大量的交响乐等作品,声誉立刻传遍了各地。各国的青年音乐家莫不慕名前来请教,其中就有天才音乐家莫扎特。莫扎特后来与他结成莫逆之交。莫扎特常常亲切地叫他“爸爸海顿”。贝多芬也来跟他学习。起初贝多芬并未引起他的注意,不久贝多芬在作曲上崭露头角,他才对贝多芬非常器重,并称其为“大贵人”。

  自从海顿在埃斯台哈济的宫廷中完成了很多的交响曲,渐渐地形成了他的古典交响曲风格,且表现出他大胆的音调革新。他在80年代起开始成熟,但他达到完全成熟和高度发展是在90年代。海顿后来两度到伦敦作旅行演出,在新兴市民阶层的影响下,创作了内容深刻的12首伦敦交响曲,在这些交响曲中完全形成了他成熟的交响曲风格。
    
  1808年,在维也纳再次演出他的清唱剧《创世纪》时,他已77岁了。他衰弱不堪,被抬到剧院里坐在老友埃斯台哈济的身边。当歌唱到“让彼处有光”这句时,音乐巧妙地由小调转入大调,天空也奇妙地帮了大忙,太阳从乌云中突然钻了出来,遍地大放光芒。听众为这个巧合而惊叹不止。衰老不堪的海顿激动得突然站了起来,指着天空大声喊着说:“这都是从天而降!”翌年,正当拿破仑的军队轰炸城市时,海顿死于病床上。
    
  海顿的作风清丽、典雅,具有纯朴、亲切、愉快、幽默与幻想等特点。在他的创作中,结合着各种不同的民族风格因素,他废除了通奏低音;无论在他的交响曲、室内乐等乐曲中都废除了标记数字低音的制度。他善于发展短小的动机成为一个整个的乐章。他确立了古典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的形式,并对早期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
    
  海顿一生写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交响曲有100多首,有“交响曲之父”之称。此外尚有协奏曲、奏鸣曲、歌剧、清唱剧、歌曲及室内乐等。

  海顿的《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作于1796年,那时作者已64岁,在维也纳退休后所作。当时他的才华已完全达到成熟和完美。此曲是为维也纳宫廷歌剧乐队的首席小号家凡丁格尔所作。凡丁格尔不仅是二位出色的小号家,他还是一位指键小号的首创者。海顿就为新发明的指键小号写了这首协奏曲,其中多处运用了半音阶进行,尽情地彰显出指键小号的特色。

 

网友评论

游客不能发表评论.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