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交响曲》是管乐作曲家詹姆斯·巴恩斯(James Barnes)目前写完的八首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可说是名曲中的名曲。这首作品是由美国空军乐队(Air Force Band)委约巴恩斯先生创作。在1996年6月由大坂市音乐团(木村吉宏指挥)演出的日本首演,也变成了这首交响曲的世界首演。
在接受委约创作此曲的时期中,作曲家失去了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儿娜塔莉(Natalie),因此这首交响曲就成为了他描写自身跨越丧失爱女的悲哀与苦恼过程的作品。也是因为这样的关係,这首交响曲偶尔会被加上“悲剧 Tragic”的副题。虽然就连作者都评论此曲说:如果要替这首曲子加上副题的话,“悲剧”一词的确是最为适合。但在正式出版的谱面上,他并未加上任何的标题。此外,此曲的正式曲名为:第三交响曲(Third Symphony),而不是第三号交响曲(Symphony No.3)。
全曲由四个乐章构成。其中第三部长笛必须兼任中音长笛、铜管声部中,除了有小号1~3部外,还指定了短号1~3部、富鲁格号1、2部、低音木管中还使用了倍中音单簧管、倍低音管(可用倍低音单簧管代替)等罕见大型乐器,编制上非常庞大。
第一乐章 缓板~节奏鲜明的快板(Lento~Allegro Ritmico) C小调
由定音鼓与低音号独奏出的孤寂乐句开始。终于,这种痛失爱女的悲哀与绝望感被作者以激烈的情绪描绘出来。
第二乐章 诙谐曲~中庸的快板(Scherzo/Allegro Moderato) F小调
这个乐章是到处充满了讽刺表象的进行曲。这是作者想要描述自己在遭受悲剧侵袭之下,还得一如以往空虚茫然度日、并且与身边世界矛盾对立的戏谑感觉。
第三乐章 题献给娜塔莉~悲郁的(For Natalie/Mesto) 降D大调
这是名留管乐音乐史的十数分钟痛哭哀歌。也可说是描写女儿娜塔莉如果还活着...的幻想曲。作者在开头与中间部裡使用钢琴与打击乐器来表现音乐盒与玩具的音响效果、并且与娜塔莉告别。特别是乐章中由法国号演奏出来的乐句,可说是为这种乐器所写的著名旋律之一。
第四乐章 终曲~诙谐的快板(Finale/Allegro Giocoso) C大调
这是以娜塔莉葬礼中吟唱的赞美歌「我是耶稣的小羊(I am Jesus' Little Lamb)」旋律为基础,演奏出从绝望中重生感觉的壮大乐章(作者在写完此曲后三天,喜获爱子比利)。作者试图描绘出因为生命传承才能打开明天的希望与感动,带给所有人活下去的力量,可说是相当精彩的人性赞歌。另外,乐曲是根据美国空军乐队的实力量身订做的,因此全曲都在高度技巧爆发中进行。
此外,这首交响曲常常会加入大提琴一起演奏,其实这也是作曲家为了配合委约创作乐团的美国空军乐队编制,而在首演的总谱中加入了大提琴声部。之后,该乐团也都加入大提琴来演出与灌录此曲,因此往往大家会误以为加入大提琴的版本才是原版,但其实“没有大提琴”的编制才是作者最先构想的型态(出版谱正是没有大提琴的编制),这也是因为作曲家希望能让包含业余乐团在内的更多管乐爱好者可以更容易接触到这首曲子。
微信扫描以上二维码,
可在手机上阅读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