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RASS管乐网

心中的宇宙 岛然而列|武满彻为管弦乐而写现代作品

MUZIK 发表于 2021-01-27 19:36:59, 来源: CNBrass.com
关键词:  武满彻

"我在心中描绘每个岛屿的美景,直到一个清晰的音乐主题逐渐成形"武满彻如是说。他独树一格的管弦乐作品《S群岛》(Archipelago S),将管弦乐团分成五块:三个合奏团与左右两边各一只单簧管,由21位团员各据音乐厅一方,化为五群以S开头的字汇起名的列岛。

虽然这五岛在地球上确有"实体参照",它们分别位在斯德哥尔摩、西雅图及日本濑户内海,但它们彼此间动辄万余公里的距离,似乎更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作曲家想像着岛屿们"在遥远的分隔边缘彼此呼唤",他用单线的旋律幻化着不同乐器的音色,用它们描绘冰原、荒瘠,也用合奏为静地铺上生命的色彩,直到五团的声音合而为一,以此品味着其有如宇宙的隐喻。

所谓万里之隔,可以代换成光年,亦可转计为毫米,存乎于心量之可大如山、可小如沙。而在武满彻的心中,世界也许真的有如五道相离甚远的列岛:生于1930年代的他,正逢日本掀起大战之时,在那段迫于征兵而失学的日子里,他意外听到一位军官无视资讯封锁的禁令,用唱机播出法文歌曲《对我说爱》(Parlez-moi d'amour),就此开启了武满彻对西乐的初体验,加上战后在美军基地工作,不但让他喜欢上"洋乐",还唤起了他的"作曲魂",向青濑保二拜师学习作曲。

当时武满彻以德布西为典范,后又结识梅湘,音乐语汇深受法国风格影响,不久后的1950年代,他与一群作曲家、演奏家、画家、诗人、演员朋友成立艺术团体"实验工坊",写出包括钢琴曲《不间断的休息》、木管乐器曲《室内协奏曲》、电子音乐《静止的浮雕》等,从1956年的《疯狂的果实》开始,他又踏入了日后自己最多产的电影音乐领域。

此时,作曲家身在列岛,但他的心思却好像无视于这座岛上一切的日本音乐或传统,迳直飞到了遥远的西方诸岛。1957年,从西方而来的史特拉汶斯基对他的《弦乐安魂曲》大加赞赏,使这样一位从未受过正规音乐训练的作曲家,一跃登上了全球乐坛的舞台;但也正是身在西方的另一位现代音乐名家凯吉(John Cage)对东方传统的崇敬,带给他天翻地覆的改变,武满彻自己曾说: 在我作曲早期,总挣扎着避免日本音乐的影响,以为那才是音乐现代化的道路。而在和凯吉交往后,我转而意识到自身传统的价值"。

此后,人们在包括他为黑泽明电影创作的诸多音乐中,听到了他"东方"的一面,也听到他开始创作完全以传统乐器演出的作品。然而不同背景的文化毕竟不可能自动融合,自有文化的传统与向来仰慕的西方,不断为他的音乐带来矛盾冲突,经过多年挣扎,始终未能得解。

直到作曲家远离日本、在欧洲定居,有了"距离"之后,他才清楚意识到他的音乐一辈子也无法摆脱日本文化的影响,即使在最激进的作品中,他也没有摆脱东方音乐的特点:没有西方式的逻辑发展,一切都是静态的,缓慢地回圈,其间的矛盾,有如各分东西、相去万里的列岛,彼此呼唤、唱成一片,它们因距离而各自存在,又因互唤而同在一方天地之中,五道S之间,已是大千世界。

曾经指导岩村力的大师小泽征尔,曾于1961年指挥过武满彻《环》的大坂首演,他在与大江健三郎的交谈中提起武满彻时说: "我感觉武满彻就像法国小说《小王子》中的那位小王子,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给我带来深刻影响,然后瞬间又无影无踪了"。

大江回应道: "很精当的比喻。武满彻住在一个人的星球上,你驾着飞机迫降在沙漠上,与武满相遇"。

 

网友评论

游客不能发表评论.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