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RASS管乐网

梅西安室内乐作品《时间终结四重奏》完整赏析

发表于 2020-09-23 10:45:49, 来源: CNBrass.com
关键词:  梅西安

时间终结四重奏(又译: 末日四重奏, Quartet for the End of Time)是法国作曲家奥利维埃·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的一首室内乐作品。首演于1941年。该曲为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而作,完整作品的演出时间通常约为50分钟。梅西安在被德军俘虏期间谱写这首曲子,并由他的战友们进行首演。时间终结四重奏是梅西安首部在战后获得国际性声誉的作品。

梅西安31岁时法国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6月他被德军俘虏并被关在德国格尔利茨(今波兰兹戈热莱茨)的战俘营VIII-A号集中营。在前往集中营的途中,梅西安给同样是囚犯的单簧管演奏家亨利·阿科卡看了后来成为本作第三乐章《群鸟的深渊》的草稿。梅西安从一个同情他的看守卡尔·阿尔伯特·布吕尔那里弄到一些纸和一支小铅笔后,就为他们谱写了一首短小的三重奏,这首曲子后来发展成了由他自己担任钢琴演奏的《时间终结四重奏》。

梅西安之后和首演时的大提琴手艾蒂安·帕斯基耶以及另外两位小提琴手让·帕斯基耶和单簧管演奏家安德烈·瓦克利耶合作为法国唱片俱乐部录制了四重奏的LP唱片(1956年)。

灵感来源
梅西安在乐谱的序言中写道这部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启示录》中的文字:我又看见一位大力的天使从天而降,身披云彩,头上有彩虹,脸如太阳,脚如火柱……右脚踏在海面上,左脚踏在地上……我看见那踏海踏地的天使举起右手来,指着那创造天和天上之物……说不再有时日了,但在第七位天使的吹号发生的时候,神的奥秘就成全了……

梅西安通过他的有限移位调式来横向组织他的结构,并将他的旋律理论作为纵向的补充,因此他在声音的两个维度上实现了全面的控制。

一部由美国海军陆战队乐队成员录制的梅西安在二战中超凡脱俗的作品《时间终结四重奏》的纪录片。

调式与旋律结构
梅西安通过他的有限移位调式来横向组织他的结构,并将他的旋律理论作为纵向的补充,因此他在声音的两个维度上实现了全面的控制。

作品没有采用二声部音阶,而是创造了七种调式,每个调式都可以通过提高半音进行有限的转调,然后再回到与原来顺序不同(使用倒影、倒影逆行等手法)的音符组合上。在每个调式中的音符可以被安排成旋律或和弦。而织体的复杂性来自于每个调式的转调、加入调外音符或和弦以获得强烈的表现力、两个调式的叠加使用以及将人工调式与传统调式混合在一起等手法。

单簧管大神Martin Frost在他2017年的这张梅西安作品专辑中收录了此曲的完整版。

作品结构
I. 圣洁的礼拜
在乐谱的序言中,梅西安这样描述了四重奏的开头:开头描绘了凌晨三点到四点之间鸟类的苏醒:一只独奏的黑鸟或夜莺在即兴演奏,而周围是被高高在上的颤音所包围微弱的声响。通过把这一切移植到宗教层面,你就有了天堂的和谐与寂静。

这首为四重奏而写的乐章,开场时的单簧管独奏模仿黑鸟的歌声,小提琴则模仿夜莺的歌声。大提琴和钢琴为乐章提供了基本的低音节拍。大提琴在同一个五音旋律(使用C、E、D、升F和降B)和15个持续音的重复模式中循环。而钢琴部分由一个17个音的节奏模式组成,严格地通过29个和弦进行转换,仿佛让听众看到了某种永恒的东西。此乐章共41小节,速度约为每分钟45拍;此乐章的音量均偏弱而钢琴声部使用的材料始终统一。

II. 末日天使的练声曲
本乐章同样是完整的四重奏,梅西安为这个乐章写道:第一和非常短的第三部分让人联想到这位强大天使的力量,他头顶彩虹身披云彩,一只脚踏在海面上,另一只脚踏在地上,而在第二部分则是高不可攀的天籁之音。钢琴中甜美的蓝橙色和弦层层叠叠,在遥远的钟声中包围着小提琴和大提琴近乎平淡的歌声。

此乐章共48小节,共有104节拍每分钟、54节拍每分钟和50节拍每分钟三种速度。此乐章在音色和速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开始之后慢速片段的单簧管声部留白与开始四件乐器齐奏的音色对比、乐章开始的“fff”(极强)与结尾的“ppp”(极弱)的力度对比。

III. 群鸟的深渊
梅西安写道:深渊(abyss,基督教名词)是时间的悲哀与疲惫。鸟声则是时间的反面,它们是我们对光明、星星、彩虹和欢快歌声的渴望。

此乐章共43小节,但又因没有均匀的节拍划分使得各小节的分界线失去了意义。这个乐章作为单簧管的独奏曲,所以音色与前两个乐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此乐章演奏难度也较大因此对即使是最优秀的单簧管演奏者也是一个考验。乐章采用极慢的速度(八分音符=44)。

IV. 间奏曲
这是一首小提琴、大提琴和单簧管的三重奏曲,梅西安这样写道:诙谐曲,比其他乐章更有个性, 但通过某些旋律的复现与其他乐章相连。此乐章共73小节,演奏力度则较强与第三乐章的弱进行对比,以此避免听者听觉疲劳。

V. 赞耶稣永恒
梅西安写道:耶稣在这里被认为是“道”。大提琴上演奏的一个“无限缓慢 ”的宽广乐句以爱和崇敬的态度放大耶稣“其时间永不枯竭 ”的大力和其温柔的道的永恒。旋律雄浑地延伸到一种温柔、高贵的远方。“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VI. 七只号角的疯狂舞蹈
梅西安写的这个乐章,是为四重奏而作:节奏上这是该系列中最有特色的一首曲子。四件乐器齐声模仿锣和号角(即天启的前六个号角,接着是各种灾难,第七位天使的号角宣布上帝的奥秘圆满),在作品的最后会听到所有可怕的很强(fortissimo)主题的增强和不同音符的音域变化。

此乐章共111小节,是全曲篇幅最大、速度最快、变换最丰富的一个乐章。此乐章大量使用了梅西安的有限移位调式与附加时值节奏技巧,因此形成了舞蹈之感。

VII. 彩虹萦绕的末日天使
梅西安为这个四重奏乐章写道:这里反复出现了第二乐章的某些段落。代表天使的段落全面出现,尤其是覆盖在他身上的彩虹。在梦中,我听到和看到了有序的和弦和旋律、已知的颜色和形状;然后在这个过渡阶段之后,我穿过虚幻和痛苦,带着狂喜进行一场比赛;超人的声音和颜色在其中迂回共渗。这些火之剑,这蓝橙色的熔岩,这些突如其来的星星。有它们之间的纠缠,也有它们形成的彩虹!

此乐章共98小节,开头既是极慢的大提琴与钢琴二重奏,此乐章和声色彩与速度变换比较明显,因此音乐的强弱与旋律也会随之改变。同样的,梅西安在曲子中不时的加入其他两种乐器来改变音色,正如梅西安在序言中所说,这些丰富的和弦构成了萦绕的彩虹。

VIII. 赞耶稣不朽
梅西安写道:小提琴独奏与第五乐章的大提琴独奏相对应。为什么要写这第二首颂歌?因为它特别针对耶稣的第二个方面即耶稣的永恒。耶稣这个人道成肉身,为我们传达他的生命而不朽地复活。这都是耶稣对众人的爱。它的缓慢上升到敏锐的极致,是人对他的神的上升,是神的孩子对他的父的上升,是被神化的存在走向天堂。此乐章共32小节,展现了梅西安虔诚的宗教信仰。此乐章是全曲速度最慢的一个乐章,宛若一首肃穆的赞歌。

这首作品是约翰娜·斯基布斯鲁德2014年创作的小说《时间终结四重奏》的灵感来源,同时这本书还借用了这首作品的标题和结构。

 

网友评论

游客不能发表评论.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