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RASS管乐网

关于我教育毛佳瑞学习小号的一点经验与历程

聂影 发表于 2018-02-19 11:02:58, 来源: CNBrass.com
关键词:  

近来我在网上陆续发布了一些毛佳瑞演奏小号的视频,引起了网友们很大的反响。中华管乐网约我写一点有关毛佳瑞学习小号的过程与经验,供大家分享,我欣然的答应了。

毛佳瑞是我外甥,2005年出生在贵阳,今年12岁。 2008年我从瑞士来到广东肇庆工作,因广东的冬天比较暖和, 每年毛佳瑞都跟随着他爷爷奶奶(我的岳父岳母)从贵阳来肇庆过冬。 在他5岁那年冬天,他得了哮喘病, 我想起在瑞士时我的几位学生都是因为患哮喘病,医生建议他们学习小号的。 因此,我也给了毛佳瑞一支小号,让他每天吹上10分钟左右, 目的是帮助医治他的哮喘。 


毛佳瑞的第一堂小号课(6岁)

没过多久, 我就发现毛佳瑞在吹小号方面显露出了特殊的才能: 他能够轻松、自如地吹奏高音,并且教他任何技巧, 都一点就通, 还能举一反三。 还有,毛佳瑞对音乐的领悟和感受力也是非常惊人的: 记得有一次他听了我的一场音乐会, 回到家后就独自把自己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哭了很久,当问他为什么哭时,他说:他听了我演奏的《友谊地久天长》后,心很“痛”!

基于上述的原因, 我认为毛佳瑞具有学习音乐, 特别是学习小号的天赋, 于是我心里产生了将他留在身边跟我学习音乐的想法。 我将这一想法跟我爱人和毛佳瑞的父母说了后,获得了他们积极的支持! 就这样,我与毛佳瑞开始了“父与子”式学习音乐的旅程,那时毛佳瑞还不满六岁…….


”父与子“毛佳瑞与他的引路人聂影

首先,我为毛佳瑞树立了学习的目标,即:第一学做人,第二学做音乐家,第三学做小号家! 这个目标其实是傅雷为傅聪树立的。 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中写道:“要做人第一,做艺术家第二,做钢琴家第三”。 我本人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时就深受傅雷这一思想的影响,如今我将它传播给毛佳瑞。

其次,我为毛佳瑞选择必修课程,它们是:小号、钢琴、英语和中文。我认为毛佳瑞要想在音乐方面有所作为的话, 以上这些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再有,我为毛佳瑞制定严格的训练计划和作息制度: 毛佳瑞上午去学校上课,下午在家练习小号和钢琴,学习英语,欣赏音乐,锻炼身体等。 晚上基本上是做家庭作业。

在小号训练方面,我是绝对讲效率的,从不允许毛佳瑞没有目地乱吹一个音,也不允许他在疲劳或思想不集中的情况下进行练习。 毛佳瑞每天练号两次,第一次只吹号嘴(20分钟左右), 第二次练习音阶、连音和乐曲等, 总的训练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他使用的教材是: 聂影编著的《实用阿尔班小号-短号教程》, 聂影编写的《自然泛音练习》, 柏林编著的《中央音乐学院小号考级教程》及其它一些小号经典乐曲。


毛佳瑞与肇庆学院管乐团合作演出(8岁)

在家里训练的同时, 我还尽可能地为毛佳瑞搭建登台锻炼的平台。 因为我坚信只有舞台才是真正检验演奏者日常训练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毛佳瑞7岁正式登台独奏,与肇庆学院管乐团合作《蓝色幻想曲》。 当时他非常地紧张, 之后他对我说:他的两腿一直在颤抖, 差点就要跪倒在台上了。 现在他可以算是台上“老手”了, 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几场各种各样的演出。 


毛佳瑞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演出

他曾登场过“珠海歌剧院”,“贵阳大剧院”,“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江门市艺术中心”等音乐厅, 曾与中国著名小号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的陈光教授与朱光教授同台演出, 闻名中国的“重庆铜管五重奏”曾为他伴奏阿尔班的《威尼斯狂欢节变奏曲》。他的听众包括瑞士驻华大使,中山市市长,肇庆市市委书记以及许多国内外音乐界和艺术界的知名人士等。


毛佳瑞在珠海大剧院演出

除了登台演出的锻炼外, 我还经常采用摄像的方式对毛佳瑞进行训练, 我认为这种训练方式非常有效, 它可以让演奏者更客观真实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另外, 它对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也是很有效的训练。 毛佳瑞说: 他宁愿在台上演出十次也不愿意在台下摄像一次, 可想而知摄像的压力是远远超过台上的实况演奏的。 毛佳瑞练习的所有乐曲首先都要经过摄像这一“关”后才能够上台演奏。


初生牛犊不怕虎,在陈光、朱光和甘霖大师前演奏


与陈光、朱光和聂影教授同台演出

以上是我培养毛佳瑞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将它们分享给大家, 也许对一些同仁志士来说有一点参考价值。 但我也想说明一点: 教授学生的方法一定不能千篇一律, 要因材施教。就像著名小提琴家海菲兹谈到他的老师奥尔时说:“奥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师,他的教学方法就是没有方法, 一切都是因人而异”。 我培养毛佳瑞的方法也只能适用于毛佳瑞本人。 


毛佳瑞与重庆铜管五重奏同台演出

毛佳瑞11岁演奏格季凯的《音乐会练习曲》, 阿尔班的《威尼斯狂欢节变奏曲》,胡梅尔的《bE大调协奏曲》。 12岁演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等高难度乐曲, 并非是我想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让毛佳瑞早日出名, 而是因为毛佳瑞确实已具备了演奏这些乐曲的能力。 比如说 《野蜂飞舞》这首难度很大的乐曲, 毛佳瑞从练习到上台演奏,总共花了不到三周的时间,连我自己都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当然,另一位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说过“才能是天生的,但音乐家是后天培养的”。 毛佳瑞学习音乐的道路只是刚刚开始,他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要学,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衷心希望他在这条充满了艰辛与快乐的艺术道路上, 勤奋努力,不断成长,永远向前! 但愿他不辜负上天的恩赐,在不远的将来能够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及小号事业做出一番贡献! 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使命……!(作者:聂影,广东肇庆学院小号教授)

 

网友评论

无弦筝 @2018-05-18 10:56:31  (IP已经记录)

看到聂影老师的这篇文章,受益匪浅。我的孩子学习小号不到一年的时间,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贵在坚持!这篇文章也给家长如果督促孩子练习小号提供了帮助!

yuanshukun @2018-04-20 13:45:01  (IP已经记录)

聂老师的教学成果真的很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借鉴。讲到一些了包括我在内当今琴童家长们意识不到的问题,小琴童们如何能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有效率的培养,受教了。

hncs1974 @2018-03-19 11:41:51  (IP已经记录)

看完以后,作为家长深受启发!

周荣庆 @2018-02-21 07:52:52  (IP已经记录)

今天上网,看到了聂影老师的文章、看到了聂影老师培育毛佳瑞的艰辛而有效的教学过程,赞叹不已!!
尤其欣赏聂影老师的 “第一学做人,第二学做音乐家,第三学做小号演奏家”的箴言!
另外,斯特恩说的很对:“才能是天生的,但是音乐家是后天培养的”。 由此,我又想到逄丰成老师也曾说过的一句话:“学音乐是需要天赋的,但是更需要努力。虽然通过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是一定不会成功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祝愿毛佳瑞小朋友不辜负上天的恩赐,勤奋努力不断前进,在不远的将来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及小号事业做出一番贡献!!

游客不能发表评论.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