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RASS管乐网

鲜为人知的西班牙管乐发展史

Hao-Wei Chiu 发表于 2018-02-02 02:18:18, 来源: CNBrass.com
关键词:  


西班牙管乐发展—前言
在国内,Banda Sinfónica "La Artística" de Buñol(布诺市"艺术家"交响管乐团),应该是最容易接触到的西班牙管乐录音,数量相当多,这个乐团曾经获得荷兰Kerkrade所举办的世界管乐大赛2001年的首奖。作者:Hao-Wei Chiu

如果再往下发掘,可能会发现布诺市所在的瓦伦西亚自治区里的瓦伦西亚省(Province Valencia),这里是世界上管乐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不仅在管乐的创作和演奏上的优良传统,还有历史悠久,举办超过百年的西班牙瓦伦西亚国际管乐大赛(Certamen Internacional de Bandas de Música de Valencia),很可惜地,国内的管乐资讯还是不够丰富,对欧洲各国的管乐发展并不十分了解,更别说是西班牙,这个并非以英文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相当多的管乐相关网站都是以西班牙文为主,而没有英文版本!

我所搜集到的资讯虽多,但也可以说零碎而不太有系统,可喜的是,我发现美国伯克利音乐院的作曲教授Gregory Fritze对西班牙管乐所作的一系列研究文章,相当有系统地介绍西班牙管乐,不仅介绍足以代表西班牙的瓦伦西亚地区的管乐传统及现况,还选了百首经典的西班牙管乐作品作简介。Fritze教授不但亲自前往西班牙取材,在他的作品中也有相当多西班牙相关的管乐作品。

西班牙管乐发展—瓦伦西亚省的管乐发展历史
早在18世纪末瓦伦西亚省许多城镇就已经有城镇所属的乐队,由于当时文书历史的记载并不是相当重要,因此这些乐队是怎么形成的,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在当时常常在宗教节日和例假日时的游行需要行进乐队。

当时,如果家中的父母会某样乐器,很自然地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小孩也就被教导学习这样乐器,乐器的吹奏也就这样一代传一代。历史上,瓦伦西亚最早的管乐协会(注一)是"Unión Musical Santa Cecilia de Enguera",创立于两百多年前,也就是18世纪末,另外也有一派说法指出最早的是"Circulo Musical Primativa Albaidense",另外有三个协会声称创立于1800年,"La Sociedad Musical la Marinens"、"La Unión Musical de Aldaya"、"El Centro Instructivo Cultural Unión de Benaguasil",1812年,"Sociedad Arte Musical de Callosa de Segura"创立,1819年,"Banda Primativa de Llíria"创立,其中Banda Primativa de Llíria不仅历史悠久,也是历史上持续活耀地存在的一支乐团,也因此,他们宣称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乐团。

瓦伦西亚相当多的管乐团皆创始于19世纪,至今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其中,知名的" Centro Instructivo Musical La Armonica de Buñol"创立于1886,而在1903年时,由于理念不合,部分Banda Primativa de Llíria团员出走,创立了另一个知名的乐团"Unión Musical deLlíria"。

这些城镇所属的音乐协会管乐团,采用了当时军乐队的编制。当时乐团主要的功能,除了在宗教节日和例假日游行演出外,为了纪念特殊的节日或者是定时在协会内,会举行选美比赛,而在最后加冕时演奏,时至今日,还是有如此的仪式举行。

这些在19世纪成立的音乐协会管乐团,后来都成为了城镇中主要的社团,除了在城镇里头有练习场地外,常常在练习的场地附近都会有个Bar,让乐团里的乐手和协会的成员在练习前后能够聚会,Bar的环境适合家族成员,包括小孩,能够跟住在邻近的朋友们交流,也提供餐点,让家族成员能够聚餐,因此,参加乐团也成了社交中的一环。

当协会的成员越来越壮大,乐团也就越来越活跃,有些乐团开始试著改编管弦乐团的曲目在音乐会中演出,而不局限于只在游行中演奏Paso Doble(注二),也由于这样出色的音乐表现,为乐团和协会赢得荣耀和地位,更有机会受邀到其他的城市在游行或音乐会中演出。

除了上述的曲目以外,西班牙喜歌剧(Zarzuela)的改编也相当受欢迎,这类的轻歌剧在19世纪的西班牙相当风行,除了引人入胜的剧情,剧中的英雄元素、情歌和快乐的结局,都是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Zarzuela的改编和Paso Doble(斗牛士舞曲)因此成为19世纪西班牙管乐团不可或缺的曲目。

1886年7月,巴伦西亚市决定创办管乐比赛,当时分成两个组别,分别给职业军乐队和一般城镇管乐团参加,前者属展演性质,并不颁奖,后者则设奖项,第一届由Joaquin Guillomina指挥"Sociedad Musical La Primativa de Carlet"以演奏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改编版获得首奖。

瓦伦西亚管乐大赛由于受到各音乐协会的欢迎与喜爱,成为年年举办的盛事,提供各个管乐团竞技和表现的最佳机会,时至今日,能够夸耀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对乐团成员来说,仍然相当重要,比赛也因此深深的影响了整个管乐发展环境,乐团中的乐手也因为在比赛中乐团夺得佳绩,而在家乡获得更多的敬重,随着比赛的信誉增长,协会开始高薪聘请好指挥以获得佳绩,也募款为乐团订制特别的演奏制服、购买乐器和其他设备。乐团协会也变成了瓦伦西亚的音乐教育中心,音乐课程的开设成了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除了常设的管乐团外,协会中也开始有附设初阶管乐团或青少年管乐团的设立。

20世纪初,开始有瓦伦西亚的乐团,参加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的比赛,1905年有乐团参加在西班牙毕尔巴鄂市(Bilbao)举办的国际比赛,1935年,"Centro Musical Explorador"管乐团在西班牙Cuenca举办的比赛中获得首奖,1932年,"Sociedad Musical Santa Cecillia de Cullera"管乐团在法国Narbon举办的国际音乐比赛中获首奖,瓦伦西亚的管乐团也常获邀参加荷兰Kerkrade举办的世界管乐大赛并获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瓦伦西亚省中的三个城镇,Llíria、Buñol和Cullera,特别有杰出的表现,这三个城镇中都有两个相互较劲的知名乐团,他们在国际性的比赛中的成就,也使他们广为人知。

20世纪,西班牙的管乐团持续发展茁壮,而在1933-1936年,许多的乐团由于西班牙内战而暂时地解散,在Buñol,两个彼此竞争的乐团也因此合并,但由于彼此之间原来的较劲意味太浓,这样的状况并不是持续太久。

1968年3月31日,瓦伦西亚区音乐协会联盟(Federación Regional Valenciana de Sociedades Musicales)成立,协会的目的在于促进乐团间的交流和协调举办巴伦西亚地区的管乐比赛、庆典。当时有22支管乐团加入,目前有超过360支乐团是这个联盟的会员。

1980年代,瓦伦西亚的乐团演奏为管乐团原创的作品的风气转盛,在此之前,乐团的曲目从最早的Zarzuela改编和Paso Doble,转变到演奏管弦作品的改编,许多知名的西班牙作曲家仍对为管乐团创作曲目兴趣缺缺。西班牙管乐团会开始演奏原创曲目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也许是,当独裁者逝去后,西班牙的文化充斥著乐观主义和重生的感觉,在如此的氛围下,有许多的作曲家开始为管乐团创作曲目,如:Bernardo Adam Ferrero, Amando Blanquer, Francisco Talens 和 Francisco Tamarit,西班牙瓦伦西亚国际管乐大赛也在此时开始委托创作作品作为一年一度比赛的指定曲。

注一:西班牙瓦伦西亚省的管乐团大多由各城镇音乐协会所支持运作。音乐协会最初也是为此目的应运而生,协会的成员除了乐团成员外,还包括缴交月费支持协会运作的会员。

管乐团也以协会的名称命名。常见的名称是(Banda Sinfónica)(协会名称)de(所在的城镇地区),协会名称常用的字有Unió Musical (Musical Unio)、Sociatat (Society)Agrupació (Group)和Ateneo (Athenaeum),这些用字都有团体、协会的意涵,因此在文中都翻为协会,而常用来帮协会命名的字也很多,如La Artística (The Artistica)、La Armónica(The Harmonic)、St. Cecilia,而这些命名是有可能被不同地区的乐团所采用的,因此要注意协会名称外,还要留心在什么地区,才能确定是同一个乐团。

注二:Paso Doble若翻成英文为"Two Steps",顾名思义是一种节奏轻快的二拍子舞蹈,因此,听起来有点像常见的进行曲。Paso Doble传统上常在斗牛的前后表演,也可以称做是"斗牛舞",在双人舞中,男性扮演斗牛士,而女性象征斗牛士使用的斗蓬。Paso Doble也是国际标准舞中拉丁舞的一环。

西班牙管乐发展—瓦伦西亚省的管乐团
位于西班牙瓦伦西亚自治区中的瓦伦西亚省有超过240万人口,首都为瓦伦西亚市,大约有超过80万人口(注三),瓦伦西亚省有超过360个管乐团登记隶属于瓦伦西亚区音乐协会联盟,几乎每个城镇都有管乐团,甚至部分城镇还有两个管乐团。绝大多数的管乐团在所属的音乐协会下运作,协会的成员缴交低廉的月费支持乐团运作,有时会为了特殊的用途而额外筹募经费,如参加国际性比赛、兴建或修复练习场地和所属音乐厅,有时也会有来自政府官方的经费补助。

有些瓦伦西亚的音乐协会有超过千名的成员,在利里亚(Llíria),已经过世的协会成员甚至还能保留会员的身分,只要家族成员继续缴交月费,这种一代传一代维持协会成员身分的习惯,可以说是一种"家族荣耀",如果你是属于支持Banda Primativa of Llíria的家族的一份子,继续保持对Banda Primativa of Llíria的支持,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传统,无论是作为实际在乐团中演奏的乐手或是单纯缴交月费的协会成员。在前文提到的三个城镇,Llíria、Buñol和Cullera,其中都有两个相互较劲的知名乐团,有时会有夫妻原属不同乐团的联姻,但即便如此,还是各自支持参加各自的乐团,甚至在比赛中相互竞争。

乐团在城镇中有相当多的演出机会。除了在宗教节日和例假日的游行中演出,"Fiesta de las Fallas"这种在三月举办的活动也相当风行,乐团会为了当地政府或受其他城镇音乐协会之邀,举办音乐会,或在很多表演、游行中演出。许多管乐比赛会在夏季时举行,其中最为盛大、最富声望的也就是由瓦伦西亚市政府所赞助举办的西班牙瓦伦西亚国际管乐大赛。

除了举办音乐会,管乐团所属的音乐协会更在音乐教育工作上有所努力,虽然在瓦伦西亚省,有相当多的市立音乐院可供儿童学习乐器,但有大多数的音乐协会自行设立音乐班,聘请师资教授基础音乐和乐器演奏,瓦伦西亚有个传统,当有小朋友想学习乐器前,他必须先上两年的视唱听写基础课程(Solfége),乐团将会有相关师资,一般小朋友平均从八岁开始学习,两年的基础课程后,乐团会提供师资一对一教授演奏乐器,乐团常有设立青少年管乐团,让学习乐器一年以上的学生参加,由于一般在瓦伦西亚,有着喜好大编制乐团的风气,通常演奏能力好的小朋友并不用花多少时间就能够成为正式乐团的成员,也因此常有超过百名成员的乐团。

有许多协会发展乐团绩效相当卓著。最好的例子就是Llíria、Buñol和Cullera,这三个城镇都有两个非常大的管乐团,六个乐团都有相当大的规模和所费不赀的运作,这些乐团都拥有自己的建筑,包含练习室、音乐厅和餐厅或Bar,音乐厅有时在週末充当电影院,为协会带来额外的收入,这些乐团的指挥也有相当好的待遇,毕竟他们有相当大的压力要带领乐团在比赛中获奖。

在上述三个城镇中,乐团的状况有时更像我们印象中的运动队伍,而非音乐组织。如果在这些城镇中,走进一家商店,可能就马上被问你是属于那一个乐团,老板也可能因此对你喝(倒)采,因为老板可能就是两个乐团之一的成员(注四)。在Buñol,有一个特殊的音乐会"Mano a Mano"(手牵手)在8月举办,两个相互较劲的乐团轮番上阵,这场音乐会往往会引发如同运动赛事的讨论风气,"La Artistica"和"C.I.M. La Armonicia"的成员也永远都坚持自己的乐团演奏地比较好。也有相同性质的音乐会9月在Llíria举办,Cullera则是7月,但是不是在同一场音乐会中轮番上阵,而是在接连的两个星期日举办音乐会。

目前,大约8-9成在西班牙的职业管乐演奏者是来自于巴伦西亚省,许多平时在马德里、巴塞隆纳、塞维拉的职业乐团工作的音乐家,常会在假日时回到他们在瓦伦西亚的家乡,和家乡的管乐团一起练习演奏,在他们所属的乐团参加西班牙巴伦西亚国际管乐大赛时,这些职业音乐家也常回乡参与比赛演出,例如1996年时,Banda Primativa Llíria有160名成员参加比赛,其中就有120名是职业音乐家的盛况,当然他们是义务免费参加赛前练习和比赛演出,这种为家乡付出的使命感令人印象深刻。

多年前,有一位巴塞罗纳歌剧院乐团的成员,预定周六早上结束在巴塞罗纳的演出后,开四个小时的车,回到瓦伦西亚和家乡的管乐团一同参加比赛,但路途上车子出了问题,而没能赶上参加比赛,当年乐团也没得到首奖,这也让这位乐手的家族在乐团里尴尬了好一段时间。

瓦伦西亚的管乐团,大多属于交响管乐团的编制,一般来说有:piccolo, 2 flutes, 2 oboes, English horn, 2 bassoons, Eb clarinet, principal clarinet, 3 sections of clarinets, bass clarinet, 2 alto saxophones, 2 tenor saxophones, baritone saxophone, 4 French horns in F, 3 or 4 trumpets in Bb or C, 3 or 4 trombones, 2 flüglehorns, euphoniums, tubas, cellos, contrabasses and percussion。

历史上,瓦伦西亚的管乐团希望尽可能的模仿管弦乐团的编制(注十),使用3声部的Cl和Sax群,直接取代吹奏原来管弦乐曲中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声部,Pricipal (Solo) Cl则演奏原来管弦乐团中的Cl声部,Euphonium和Tuba则演奏原来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声部。

今日,许多瓦伦西亚的音乐协会,也举办研讨会和音乐营,1997年夏天,Buñol的C.I.M.La Armonica就赞助举办Saxophone、Oboe、Percussion、Clarinet的音乐营和大师班,并邀请国立马德里管弦乐团和音乐院的教授为师资,音乐营为期一周,参与成员除了来自Buñol,也来自其他瓦伦西亚的城镇。

注三:为方便比较,中国台湾台北市的人口约为260万人,由此可见瓦伦西亚省,管乐高度的普及与发展。

注四:这种情况在这三个城镇并不夸张,根据Societat Ateneu Musical de Cullera的数据,乐团常备的编制约90人,比赛则高达130-160人,而这并不包括青少年管乐团、家族和协会成员,Cullera的人口约为23000人,Llíria约为21000人,Buñol更只有9500人,根据非正式的统计Llíria约有数千的管乐人口,可见这三个城镇的管乐人口比例之高,乐团的程度更是不在话下。(Buñol相信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并不陌生,每年新闻都会报导西班牙的番茄节,就是在Buñol举办)。

西班牙管乐发展—后记
首先还是要非常感谢美国百克里音乐院的作曲教授Gregory Fritze提供他的研究资料,让我能够锦上添花写成这些文章,在此附上他的原文网站Spanish Band Music,并且将为文介绍Fritze教授。

我在这里举出几个比较值得注意的重点:
1. 西班牙地区管乐的发展模式和台湾,甚至台湾比较熟悉的日本、美国完全是相反的!台湾的管乐团教育,几乎完全是由学校为起点,大多数的人在学校参加管乐社,途经联考、升学到不同学校,最后完成学校教育,如果有幸还对管乐保有兴趣,又有客观环境的条件,才继续参加所谓的"社区管乐团"!而所有的基础管乐教育也全在学校中完成,品质、资源随地方良秀不齐。

而西班牙是由家族、乡镇作起点,也就是社区管乐团作起点,延伸到青少年管乐团的教育。管乐教育也因为是以乡镇上的社区管乐团开设的音乐班为中心,因此品质、资源可以说是较有一定水准。也因为如此的发展,管乐像是乡镇上的"全民运动",是一件再平凡不过的事,却也普植于民众心中。

2. 管乐透过长久发展的比赛和音乐风气,已经形成了像是"运动竞技"一般,姑且不论比赛如何....但支持家乡的乐团就好像支持家乡主场的球队一样!

3. 瓦伦西亚省人口数约249万,面积大小约10763平方公里(约台湾的1/3),台北市人口数约263万,面积大小约272平方公里,人口看起来差不多,但是瓦伦西亚省跟台北市比较起来人非常的分散,这样子还能够有360个注册于该省管乐协会乐团,可见管乐普及的程度!

文中提到三个管乐风气特别发达、水准特别高的三个"乡镇"Llíria、Buñol和Cullera,其中人口最多的Cullera不过约23000人,而在台湾150000人以下都算是乡镇等级的行政区,而Bunol更是只有约9000人,但是这三个"乡镇"都有两个相互竞争的高水准乐团。

一个9000人的乡镇,就可以有两个这样的乐团!瓦伦西亚省的管乐风气可能是地球上最高的地区...。虽然不如瓦伦西亚省,但西班牙的另外两个省份阿利坎特省(Alicante)和蓬特韦德拉省(Pontevedra)也是管乐相当兴盛的地区!除瓦伦西亚国际管乐比赛,另一个具规模的欧提亚国际管乐比赛就是在阿利坎特省举办。

 

网友评论

游客不能发表评论.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