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号演奏家林德伯格(Christian Lindberg)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铜管职业独奏家之一,也是当代第一位以铜管独奏红遍全球的音乐家,今年尚未满60岁的他(1958年出生),已经创下种种傲视全球乐坛的惊人记录:超过80首以上的协奏曲是由作曲家本人题献给他而首演,超过200首以上的各式音乐作品也经由他的首演公诸于世,2004年以优异音乐家身份荣获瑞典皇室颁授金色勋章。他指挥乐团、作曲,并与康(CONN)乐器公司合作研发长号乐器与长号号嘴,活跃的程度令人惊叹,不知道他是如何运用他的一天24小时,因为他的杰出成就,除了音乐上的卓越能力之外,几乎是要拥有让人无法想像的超人体力与热情才能做得到!
犹记最初聆听他的唱片,已经是将近20年前的事情了,他的演奏圆融顺畅,将艰难的长号演奏得像弦乐般柔美细致,超技的表现比起灵活的木管乐器亦不遑多让。每次聆听他的各种演奏曲目,都有令人激赏之处与高度折服的震摄。有幸能亲自采访到他本人,一聊各种音乐上的话题,更深入地认识,美丽的时光仿佛过得特別快。
林仁斌(以下简称林):先聊聊您的早期职业生涯,您是在22岁开始录音的,对吗?
Linberg: 对的,22岁。
林:可以谈谈当时为何会开始录音吗?对于这么年轻就成为唱片明星,您有何想法?
Linberg:喔~其实我不是突然间就以灌录唱片来开始我的职业生涯。17岁时我首次开始接触长号,就深深地迷上这个乐器。两年之后,我考进斯德哥尔摩职业乐团成为乐团长号手 ─ 而就在这时,我的职业生涯已经「结束」了!……你知道,在当时一个铜管演奏者可以走的路,这样已经是至高点了。
林:哈!没错。
Linberg:但我并不想这么早就“结束”我的职业生涯,所以我在20岁那年决定离开乐团,开始走自己的路。
当时我已经想得很清楚,未来要成为一名独奏家。于是我选择了参加在北欧的一项著名的音乐大赛,这项大赛开放给所有的音乐乐器项目参加,以综合性的竞争来比赛。我出乎所有人意料获得了第一名。
林:哇!这项比赛什么参赛乐器都有,而您击败了所有其他乐器的参赛者,以长号演奏获得第一名,在当时一定是条大新闻吧!
Linberg:哈哈!最好笑的是当时的报纸幽默反讽地以“音乐丑闻”来报导我获奖的消息!他们说长号获得此音乐大奖就像是在神圣的教堂里演奏手风琴般的夸张!(注:手风琴在发展初期多在酒吧为探戈舞蹈伴奏演奏用,是暗指较为低下的音乐演奏场所。)
林:哈哈~真是太有趣了!所以您在获奖之后便开始有了机会灌录唱片对吗?
Linberg:关于灌唱片,过程也相当有趣:我先跟BIS老板谈过出唱片的事,但在最初他是没有意愿的。之后一家比较小的厂牌愿意为我发片,我也与他们合作灌录了唱片。但就在唱片发行之后,BIS的老板也来听过我的音乐会,他又再度告诉我:“你知道吗?你应该要与我们合作灌录唱片的”!我则说:“之前我们谈过啊,但你没答应……”。这时他说:“別管以前了!……”所以,我就这样正式在BIS发行唱片了,当时22岁。
林:您至今发行过几张专辑?
Linberg:在BIS就超过35张,整体是超过60张,因为我也在其他唱片公司发行专辑。
林:我也想了解您对于许多当代新作品的想法,先聊聊其他作曲家写给您的作品好吗?
Linberg nberg:好啊!我与许多作曲家都紧密地合作,像是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奥(Luciano Berio,1925 - 2003)、日本作曲家武满彻(Toru Takemitsu,1930-1996)……等等,我们在合作后都成为好朋友。其间过程非常有趣,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合作关系。
林:以我自己为例子,像我阅读贝里奥写给长笛的乐谱,有许多细节是光读乐谱无法完全了解的,我们往往要花很多时间与考究才能理解这些现代作曲家的真正意图。
Linberg:对!有许多的细节的确需要与作曲家当面沟通。像作曲家贝里奥最初听过我演奏他的《Sequenza》之后,便答应要为我写一首协奏曲。所以我们就碰面讨论,他先为我在他于萨尔兹堡演出的歌剧中谱写了长号独奏,作为一个开始的尝试,后来我们又聚在一起3个月,不断地的进行各种尝试。我也将长号所有可能的双音、颤音指法都写给他,让他可以了解长号乐器的演奏极限,自由运用这些素材。
林:哇!3个月的时间!就为了音乐上的互相了解。
林:真是太可贵的经验了!你也提到年轻时就已经想得很清楚有关未来要走的路。
Linberg:当时我很年轻,我想在音乐家或律师……等等职业之间,作出一个抉择。后来我想得很清楚并且作出了决定,并且就这样一路走来……。
在采访现场也仔细欣赏到他与CONN乐器公司联合开发的长号乐器与吹嘴。他说:“这款乐器最大的开发重点就是长号的拉管与管体制作得很直,非常易于吹奏;另外转阀也作了改良,演奏颤音更加容易”。当我问到价位时,他则笑笑地说:“其实长号不算是很昂贵的乐器,但这款已经是市面上最好最贵的款式了,我记得售价大约在3000多至4000美金左右,在市面上都很容易买得到,至于正确价位还是要询问乐器公司”。(的确,精良的管乐器由于都是现代制作,制作技术也随着科技革新在不断进步,而且机件结构容易随着年份而老化,因此一般而言管乐演奏者都比较喜欢购买新乐器,只有少部分喜爱追求老乐器的特殊音色,因此比较不会出现像弦乐演奏者这样需要以天价购买名琴的现象。)
虽然他大力推荐自己所开发的乐器,但他仍说道,其实每一把长号都可以吹出他能吹奏出来的效果,而演奏好的秘诀只有:“练习!大量的练习!!!我每天都慢跑,也作瑜珈,维持身体健康状况。演奏长号,长时间需持乐器的肩膀与手臂一定要强壮,手腕则要灵巧,才能灵活地拉出快又正确的把位位置”。(一语说毕,他马上来一段“大黄蜂的飞行”示范。)
林:一般说来,现在您的乐器练习时间大约有多长?
Linberg:很难说,我现在仍有许多作曲邀约尚未完成,最近我指挥交响乐团的行程也相当忙碌,我昨天刚从日本飞来台湾,身体虽然很累,但为了音乐会效果,昨晚也必须与钢琴家彩排,所以我只能尽量充分地准备,但一般来说,一天仍有2至3小时。
现在我手边的各种邀约,包含指挥、独奏演出以及作曲邀约,行程已经排到2010年了,所以现在要谈到任何新计划几乎都要从2010年开始安排了。
林:真是太惊人了。所以您的指挥活动包含正式的交响乐团音乐会吗?
Linberg:管乐团、交响乐团……等等,全部都有。我指挥的曲目包含像贝多芬交响曲等正式的古典范畴曲目以及全新曲目,我也喜欢与乐团团员一起练习,找寻探索各种古典音乐的风格。
林:所以您指挥这些古典音乐的标准曲目时,对于作曲家的历史风格也是极度尊重的。
Linberg:对!尊重所有谱上的一切记号与术语,尊重所有的一切!
林:现在年轻一辈的音乐家,正面临高度的竞争,您有甚么话想对年轻人说吗?
Linberg:喔!这问题太棒了。我想要说的是“要真正面对自己,头脑一定要想清楚,要想办法作自己,不要重复別人的道路,不要只想击垮別人。世界上只有一个帕格尼尼,如果想作帕格尼尼第二,一定不会成功。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才会成功!”
听到林伯格说到这边,我突然想到最近欣赏的一部音乐电影《欢乐颂,又名复制贝多芬》(Copying Beethoven,2006),电影中描述一名对于作曲有着自我高期许与对音乐大师贝多芬极度景仰的年轻女性安娜霍兹(Anna Holtz),机缘之下协助已聋的贝多芬抄写乐谱,成功完成了第九交响曲「合唱」的维也纳首演,两人并发展出一段令人动容的相惜之情。贝多芬因为安娜在抄谱时居然能够提出自己应该修改而未改之处而被她的才华打动,留她下来担任自己的抄写员,并引为心灵知己。后来安娜试着写作的音乐作品让贝多芬看过之后,虽然遭到贝多芬无意的羞辱,但后来贝多芬仍说了一段话来勉励安娜,话中的意义也正是如此:“……妳写的音乐太像我,但世人需要的是安娜霍兹,并不是两个贝多芬……”。
电影最后点出的结局是贝多芬以第九号交响曲「合唱」重新获得维也纳音乐界的绝佳好评,但他最后辞世之前留下的几阙弦乐四重奏与大复格曲,也许在当代无人理解,但历史终究会证明:贝多芬无尽的创造力与音乐上的前所未有开创性,永远就是贝多芬独特的原创力,不会是別人所能模仿而及,贝多芬就是贝多芬!
采访后记
需要补充的一个重要心得,是长号大师林伯格成功的真正秘诀:持之以恒,筑梦踏实。当他年轻下定决心以音乐为职业,成为独奏家之时,他并不作梦,反而作了许多的考究:他了解到在历史上第一位以长号演奏为职业的音乐家是雷欧帕德·莫扎特(Leopald Mozart,莫扎特之父)时期的汤玛士·史莱德(Thomas Gschladt),莫扎特也为他在歌剧中谱写长号独奏乐段。这个考证点让林德伯格大受鼓舞,确信自己要以长号独奏为音乐职志这个志向。他进而努力练习考进职业乐团、夺得音乐大赛首奖、灌录唱片……,这每一步走来都是踏踏实实,而且精准无比。
在开始灌录唱片之后,他意识到铜管乐器的标准演奏曲目实在太少,所以凭着他优秀的演奏实力,不断地改编曲目,灌录唱片,为长号补充许多美妙的演奏曲目;同时也因为他的优异表现,优秀作曲家们纷纷开始题献作品由他首演……。而他对自己演奏生涯注重的细腻程度,从他直接告诉我们他的《摩托车协奏曲》已经与乐团在全球各地演出「651」次,便可得知端倪。所以,不够的 ─ 他努力做到;不足的 ─ 他致力创造;未知的 ─ 他全力探索。我们衷心佩服,这样一个成功的音乐家例子,值得你我参考,谨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