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作《说梦阮》组曲过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曹雪芹《红楼梦》的理解
创作《说梦阮》这大型交响组曲对我而言,绝对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验。我希望通过《说梦阮》的十一个乐章,勾划曹雪芹的人生起落和不同的性格风貌。以音乐来具体勾划一个人并不容易,要写曹雪芹的难度更高,因现存关于他行事和生平的资料较零碎,很多对曹雪芹的描绘都源自他友朋的诗文和纪述。
为了能一开始便引起观众的共鸣,带领他们回到曹雪芹的生命时空,我在序曲里引用了一段清代宫廷音乐,接著场景移到西山,带出曹氏的淡泊简朴乡居生活。往后的每段乐曲中,我尝试代入曹雪芹身份,理解他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以简约的乐句,线性顺序的写法,用西方交响管乐编制为基本载体,配以个别民族乐器独特的音色和性格,塑造中西文化融和的音乐风。乐曲旋律多以民间小调写法和情感为蓝本,并混合使用了民族和声及西洋和声。我个人非常满意乐曲效果,它既採用了西方管学编制和创作技法,也突出了中华民乐的精髓。

北京市少年宫在2015新年音乐会上首演完整版《说梦阮》
音乐和文学均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我希望《说梦阮》不但展示了曹雪芹的性格和人生,也希望藉著音乐语言带出传统文化的内蕴含蓄(如乐章中《情一》、《情二》虚静温婉地写出对情感的期盼),淡泊明志,悠然自得(如《情三》乐章写曹雪芹居西山时与乡里之情),以及淡看人生荣辱的风骨(如以《醉》及《狂》命名乐章,写曹雪芹醉看人生,不屑人间功名利禄,也不管世俗眼光。)。我相信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并没有地域时空限制,在现代社会中更显可贵,值得我们积极传承和弘扬。
《红楼梦》作为我国文学经典,丰富多姿地呈现了曹雪芹身处时空的社会生活文化面貌,其中钜细无遗的描述,每一门皆是学问。但最令我感受深的,是由书中主要人物经历 ,带出人生无常,那种「看破」与「放下」的感悟,虽有点无可奈和希嘘,却令人细味。故此,我在《说梦阮》其中两个乐章中特别以《好了》和《莫失.莫忘》为题,前者取材自《红楼梦》中《好了歌》,道出人生的矛盾与无奈,后者则源自宝玉身上所戴通灵寳玉上刻的其中「莫失莫忘」四字。我夫人吴慧莲深爱《红楼梦》,她特别为《莫失.莫忘》这终曲谱上了词,想说出曹雪芹在《红楼梦》所写的情,实是生命中的缘。缘起缘灭,人生的悲欢离合,都不由我们主宰,宝玉如是,雪芹如是,我们亦如是; 但在有限的生命时空中,我们应欣然留下在世的足印。以这点来说,曹雪芹是完全做到了,他用心血写成的《红楼梦》成为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他诞生差不多三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贡献,就如终曲所言 ------ 莫失莫忘。若观众听毕此曲后,脑海里不期然浮现乐曲的简约旋律和蕴藏深意的歌词,记住了曹雪芹,我便最感满足了!
《说 梦 阮》---曹雪芹在西山 创作起源
多少年来,为《红楼梦》醉倒的人不计其数,红学硏究既博且深,并且时有新见。《红楼梦》的独特美学,对人物的入微刻划,以及所呈现的丰富社会生活文化面貌,每每让读者一看再看,细味再三!
我们深信创作《红楼梦》者必怀有非凡才情,才可以超脱眼光洞悉世情,参悟人生,成就这中国古典文学钜著。可惜的是,现存留有关于曹雪芹出生、家世、行事为人的资料并不多,有些纪录都是出自曹雪芹友好手笔,后世只好由点滴片段拼合猜想曹雪芹的成长背景、他的人生。曹雪芹,就如他笔下的宝黛,绝对是一位谜样人物!
2015年适值曹雪芹诞生三百周年,北京曹雪芹学会、北京曹雪芹文化发展基金会、第五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组委会特别委托香港作曲家游元庆先生,创作了《说梦阮》大型管乐作品,通过十一段风格多样的乐曲,勾划曹雪芹的独特人生和性格风貌,希望以此交响组曲带领观众进入这位伟大文学家的时空,领会曹雪芹所知所感,与他同悲同喜,同歌同泣。让我们永记曹雪芹在中国文学的足迹,莫失莫忘!
音乐和思想解读
《说梦阮》交响组曲由十一段乐章组成,整体以中华民族音乐线性顺序写法为基础,运用西方交响管乐编制,创作技法,和中华民族乐器:二胡、笙、笛子、唢呐、琵琶及打击乐等,塑造了结合传统与现代,中西融和的音乐风。
《序》
生于康熙盛世,少居繁华之地,家逢凋零,辗转至西山。
敦敏《赠芹圃》
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
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
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
新愁旧恨知多少,一醉毡氇白眼斜。
序曲包括二个段落,第一段以西方音乐 “鼓号曲”概念写作,引用清代宫廷音乐《中和韶乐 元平之章》,以雄浑的铜管作引,并以钢片琴、颤音琴及钟管琴模仿编钟效果,连同打击乐的重量感,营造磅礡气势,继而推至高峰,旨在展现清朝盛世气象,引领听众走进曹雪芹的生命时空!第二段描绘西山乡景 ------- 苍凉哀愁,带出曹氏家逢巨变,繁华成空的失落。
一、《文》
才气横溢,工诗善画,文采风流。
敦敏《小诗代简寄曹雪芹》
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
好枉故人驾,来看小院春。
诗才忆曹植,酒盏愧陈遵。
上已前三日,相劳醉碧茵。
以文雅流丽的音乐描绘曹雪芹文采与才气,优雅的二胡独奏隐隐透出曹氏的不凡气度。精短简朴的乐段以三叠形式出现,其间三次转调及辅以不同配器来加强感染力,最后以二胡作结,奏出点点伤感,带出曹氏空有满腔才情却坎坷而终。
二、《醉》
嗜酒如命,半醒半醉,不屑人间利禄功名!
敦敏小序云:“芹圃曹君霑别来已一载余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诗云:
“可知野鹤在鸡群,隔院惊呼意倍殷。
雅识我惭褚太傅,高谈君是孟参军。
秦淮旧梦人犹在,燕市悲歌酒易醺。
忽漫相逢频把袂,年来聚散感浮云。”
曹雪芹嗜酒,乐曲以不规则节奏活灵活现描绘其东歪西倒、跌跌撞撞的醉态。乐曲节奏轻快,中段间以短暂的圆号组及黑管组轮奏,喻意与人对饮情景!
三、《思》
繁华如梦、忧思不絶!
敦诚《寄怀曹雪芹霑》
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
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
扬州旧梦久已觉,且著临邛犊鼻裈。
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
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
接篱倒著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
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落日松亭樽。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乐曲写曹雪芹几经忧患后,思忆前尘。先由英国管奏出淡淡愁思,乐曲以木管组为主,中段由二胡接上,瀰漫著斯人独憔悴气氛。
四、《狂》
傲岸不覊,率性而行,那管世人笑痴狂!
敦敏《题芹圃画石》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
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
乐曲开首不断转换节拍,营造不稳定的情绪,继而以 5/4 及 2/4 拍子交叉承接,末段打撃组更以任意奏方式,加强「狂」的意景,让曹雪芹的狂傲不覊与不随俗个性渗进每一音符!
情百般万种情意、萦绕不去、常繋心头
《红楼梦曲•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五、《情一》诉说情之为情,永教人时而暗喜,时而神伤,魂牵梦萦,动人心处!
高音木管乐以不协调节奏隐隐带出似有还无,若即若离之情;双簧管独奏,表达心底对情感的寄託与期盼。
六、《情二》写的是温婉细腻之情,笙和琵琶的对话 (另备黑管组及竖琴交叉式版本,在音色上模仿民乐神髓。),犹如恋人互诉心曲,缱绻相随。
七、《情三》表达曹雪芹居西山后,反朴归真,温馨殷实的乡里之情。乐曲以竖琴为主作引子,第一黑管及低音黑管继而奏出朴实调子。
八、《好了》
看透世情虚空,颠倒梦想。 好了,便了,忘不了......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红楼梦》中《好了歌》道尽人生几许矛盾与无奈!看破放下便是好,世人或许明白,却不易为!乐曲以《好了》为题,用二胡独奏表达那种孤独悲凉感觉。
泪已流尽,人已别去,空馀无奈与叹息。乐曲彷彿让我们看到曹雪芹时而沉吟,时而叹息,参悟无常的情景。
九、《闹》(《嬉》/《放达》)
少时锦衣纨袴,爱玩、爱笑亦爱闹,跳脱风流
(秋晓遇雪芹于槐园,风雨淋涔,朝寒袭袂。时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饮之。雪芹欢甚,作长歌以谢余,余亦作此答之:)
我闻贺鉴湖,不惜金龟掷酒垆;
又闻阮遥集,直卸金貂作鲸吸。
嗟余本非二子狂,腰间更无黄金珰。
秋气酿寒风雨恶,满园榆柳飞苍黄。
主人未出童子睡,斝干瓮涩何可当?
相逢况是淳于辈,一石差可温枯肠。
身外长物亦何有?鸳刀昨夜磨秋霜。
且酤满眼作软饱,谁暇齐鬲分低昂。
元忠两褥何妨质,孙济缊袍须先偿。
我今此刀空作佩,岂是吕虔遗王祥。
欲耕不能买犍犊,杀贼何能临边疆。
未若一斗复一斗,令此肝肺生角芒。
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
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
我有古剑尚在匣,一条秋水苍波凉。
君才抑塞倘欲拔,不妨斫地歌王郎。
木管组先以跳跃节奏带出活泼嬉闹的形象,加入小号,増添谐谑感。京钹锣及板鼓的加入,预示了整个打击组的来临。以不太传统的写法,打击组仍以排鼓作主奏,伴以大鼓、板鼓、钹、锣、定音鼓、小鼓,将整首乐曲带至最高潮。
十、《莫失 · 莫忘》
莫失莫忘他的才情,莫失莫忘他的不覊,莫失莫忘他道尽的人间世,一曲将尽,轻迥留响,莫失莫忘.....
张宜泉《伤芹溪居士》
(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十而卒。)
谢草池边晓露香,怀人不见泪成行。
北风图冷魂难返,白雪歌残梦正长。
琴裹坏囊声漠漠,剑横破匣影鋩铓。
多情再问藏修地,迭翠空山晚照凉。
乐曲以《红楼梦》贾宝玉所戴通灵宝玉上刻其中四字 「莫失莫忘」为题,是组曲中唯一有诵唱部分的乐章。朴实简约的旋律取材自《文》段乐曲。
「渺渺穹苍,茫茫大地,我欲归去路漫漫。半醉半醒看世尘,笑留我足印。」------ 这是宝玉的命运,也是曹雪芹的一生写照。
泪尽成章终无悔」,十年心血,成就了古典文学的经典作品!就让这终曲留于心上,永怀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人物 -------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