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RASS管乐网

法国共和国禁卫军军乐团(Garde Republicaine Band)介绍

Tony Huang 发表于 2014-07-15 00:02:35, 来源: CNBrass.com

法国共和禁卫军乐团(Orchestre de la Garde Republicaine)是隶属于法国国家宪兵队中之共和国禁卫军的管乐团/管弦乐团。这个乐团的管乐部分演奏水准之高,就某种程度来说可以说是「世上最佳」或是「世界最强」的管乐团。实际上听过该乐团演奏的伯辽之、德布西、拉威尔等大作曲家也对此乐团赞不绝口。其主要是采用军乐队式的管乐团编制,但有时也会加上弦乐演奏家而成为管弦乐团的编制。(由于原本就是以军乐队的形式发展起来的,通常就简称「禁卫军管乐团」,本文主要也采用这样的简称)。其管乐团与管弦乐团的正是名称分别为法国共和禁卫军管乐团(Orchestre d'Harmonie de la Garde Republicaine)与法国共和禁卫军管弦乐团。

此乐团演奏的曲目非常广泛,从古典到现代音乐、甚至爵士与通俗曲目的原创或改编曲(禁卫军管乐团前往日本演出时,曾演出著名的日本歌曲泪光闪闪=涙そうそう作为安可曲。并且也常演出法国著名电影作曲家Michel Legrand的改编曲)。甚至许多知名作曲家亲自指挥此乐团演出自己的作品如:圣桑的清唱剧(Cantata)、拉威尔的波丽露(Bolero)和梅湘的耶稣升天(L’Ascension)等。

该乐团首次来到日本,是在1961年十一月,由该乐团第七任乐长(首席指挥者)富兰索瓦‧朱利安‧布亨Francois-Julian Brun)先率领总共七十六人的管乐团编制前来。很可惜的是,这个乐团从未来过国内演出,此地的听众只能借由CD才能欣赏到他们的高超技艺。当年他们演出了巴哈、拉威尔、德布西、罗西尼、白辽士、雷史毕基等作曲家的管弦乐曲之管乐改编版本,带给日本管乐音乐发展莫大的影响(当时许多的乐评以「冲击」来形容他们的演出)。此外,首次访日之时,在东京衫并公会堂演奏了濑户口藤吉的「军舰进行曲」(这是日本的柏青哥店裡必放的名曲)、团伊玖磨的「祝典进行曲」、弗洛朗‧舒密特(Florent Schmitt)为禁卫军管乐团所创作的「酒神节」(Dionysiaques)、德布西的牧神之午后前奏曲、比才「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法兰德尔舞曲(Farandole)等等,并且作了现场立体声的录音。

然而直到2007年三月NHK-FM的广播节目「今日是整天吹奏乐三昧」中,才发现他们第一次访日时的B组音乐会曲目的实况录音,并且在节目中播放出来;因为演出的精彩程度简直令人无法想像是四十六年前的录音,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话题。其实,当时布亨对自己的乐团也相当有信心,他在节目单上写下:「我们拥有不逊于柏林爱乐或是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演奏水准」。这个录音后来在2009年6月由NHK重新出版成CD发售。

现今与禁卫军相关的音乐团体 
禁卫军最初只有共和禁卫军乐团(Musique de la Garde Republicaine)一个音乐团体,但到了现在,已经有了许多不同性质的音乐团体。

1. 共和禁卫军乐团(Orchestre de la Garde Republicaine),就是本文主要介绍的乐团。
2. 共和禁卫军合唱团(Choeur de la Garde Republicaine)
3. 共和禁卫军军乐队(Musique de la Garde Republicaine)
此乐团与1.的共和军乐团是不同的团体,虽然使用旧有的名字,但在历史传承角度来看,这是旧有的共和禁卫军鼓号乐队(Batterie-Fanfare de la Garde Republicaine) 更名之后的音乐团体。目前共和禁卫军军乐队包含两个团体:鼓号乐队(Batterie)管乐团(Harmonie)。前者含15名鼓手、20名号手。后者依照一般编制47名的管乐团。共和禁卫军军乐队主要负责室外的勤务,但其管乐队也会举行室内的音乐会。(1.的共和军乐团只演奏室内音乐会) 

4. 共和禁卫军拿破仑鼓队(Batterie Napoleonienne de la Garde Republicaine)
5. 共和禁卫军猎号队(Trompes de Chasse de la Garde Republicaine)
6. 共和禁卫军骑兵信号乐队(Fanfare de Cavalerie de la Garde Republicaine)

不过,其实一般所指的禁卫军管乐团,不论在历史上,或是今日,指的都是1993年之前的Musique de la Garde Républicaine和1993年之后的Orchestre d'Harmonie de la Garde Republicaine。

乐团历史

1848年
以巴黎防卫军的团员为班底创立十二名的骑兵信号乐队(Fanfare)。这是共和禁卫军军乐队(Musique de la Garde Republicaine)的起源,现在该骑兵连队中仍然还有骑兵信号乐队的编制存在。

1852年
开始在巴黎战神广场(Champ de Mars)举办正式的演奏会,获得巴黎市民的热烈响。此时乐团的编制是包含打击乐在内的36人铜管乐团。

1856年
扩大为包含木管乐器的56人管乐团编制(也有53人的说法),正式编成了所谓的禁卫军军乐队。

1867年
这一年七月,参加巴黎世博会中的国际军乐队大赛,在参赛九国十个乐团中和普鲁士的乐队同获第一奖。从此确立了欧洲第一流管乐团的地位。担任比赛评审的二十名裁判中,包含了白辽士、古诺、德利柏等著名的法国作曲家,而这些裁判们签名的奖状,现在还保存于共和禁卫军的古文图书馆中。(这时欧洲正处与普法两强对立的紧张气氛中,不知道裁判们有无受到情势的影响——三年之后,普法战争爆发,如众所知,法国惨败)。

1871年
伴随著法国在普法战争失利后由君主制变为共和制,禁卫军军乐队正式开始使用「共和禁卫军军乐队」的名称。

1872年
举行为期三个月的美国巡回之旅。开启了往后于世界各国的巡演历史(英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义大利、保加利亚、瑞士、加拿大、德国、西班牙、日本、前苏联、斯洛维尼亚…等等)。

1900年
第四任乐长帕雷开始了乐团灌录一千首曲子的大计划,于是现在可以听到很多该乐团当时的历史录音。

1928年
前团员理察(Richard)转任哥伦比亚(Columbia)公司的总监,因此为乐团留下了大量的录音,也让世界各地的听众更加有机会认识这个高水准的乐团。

1933年
当时的乐长都彭将乐团的编制由标准77名扩大为83名。管乐版「波丽露」(Bolero)首演,指挥正是原作曲家拉威尔本人。

1947年
接受当时法国总统樊尚‧奥里奥尔(Jules-Vincent Auriol)的建议,加入四十名弦乐团员,开始同时具有管弦乐团的编制。

1961年
首次访问日本,造成空前回响。之后又分别于1984、1987、1993、1995、1997、2001、2007、2010年等多次前往日本巡演出。

1973年
新任的乐长布堤改变乐团编制,删去大部分的萨克斯号家族铜管乐器,将管乐团的编制降回75名。

1993年
乐团名称再度改为法国共和禁卫军乐团(Orchestre de la Garde Republicaine)。

乐团编制
现在法国共和禁卫军乐团主要是由管乐团的团员加上弦乐演奏家所构成的。其中包含具备国家宪兵对身分的三名士官(乐长=指挥=国家宪兵队中校、副乐长=副指挥、编制责任士官)以及其他116名的演奏团员。

演奏团员经过两年的训练期后军阶会升成淮尉,而目前几乎所有的演奏团员的军阶都是国家宪兵淮尉。团员几乎都是巴黎高等音乐院第一奖毕业的音乐家。历代团员之中,也有许多名气极大的演奏家,例如单簧管的尚赏(Paul Jeanjean)、得列克留斯(Ulysse Delecluse)、郎斯洛(Jacques Lancelot)、与萨克斯风的穆尔(Marcel Mule)等等。

该乐团也允许团员在民间兼职。另外,也有女性团员存在。目前,共有二十二名团员兼任其他民间管弦乐团的职务,而共有四十九名团员兼任私立音乐学校的教职。


现在各乐器的演奏人数如下所述
管乐团部分
独奏单簧管:2名(相当于管弦乐团中的竖笛声部)
第一部单簧管:11名(相当于管弦乐团的第一部小提琴)
第二部单簧管:7名(相当于管弦乐团的第二部小提琴)
降E调单簧管:2名
中音单簧管/低音竖笛:4名
长笛/短笛:4名
双簧管/英国管:4名
低音管:4名
萨克斯风:7名
小号/短号:7名
法国号:7名
长号:4名
上低音号(实际上使用低音萨克斯号=Bass Saxhorn):4名
低音号:1名
低音大提琴:2名(管乐团专用)
打击:6名
竖琴:2名
管乐版改编编曲家:1名

弦乐团部分
第一小提琴:12名
第二小提琴:10名
中提琴:8名
大提琴:6名
低音大提琴:3名(弦乐团专用)

补充说明
禁卫军管乐团,以演奏古典管弦乐曲的管乐改编版本居多。但不管是过去或近代的改编,都习惯将独奏单簧管(Solo Clarinet)从竖笛群中独立出来。独奏单簧管担任的角色就是原本管弦乐版本中的竖笛声部,而其他的单簧管群则是担任代替弦乐的角色。当然,如同管弦乐团的编制一样,独奏单簧管一般情况下是只有2人的。

布堤加入禁卫军乐团以后,短号(Cornet)、富鲁格号(Flugelhorn)等乐器并非完全舍弃不用,只是使用的机会大为降低。但中音号(Alto Horn)、小上低音号(Baritone)则是完全捨弃不用了。不过在布朗杰接任乐长之后,似乎又开始恢复使用这些萨克斯号家族乐器了。

低音萨克斯号(Saxhorn Basse)是音域与上低音号(Euphonium)相当的乐器,但并非相同的乐器,传统上,法国的管乐团是绝大多数使用的是低音萨克斯号,直到90年代禁卫军管乐团才开始採用上低音号,两种乐器并行,视曲目采用。古典管絃改编曲目基本上都还是采用低音萨克斯号。

倍低音萨克斯号(Saxhorn Contrebasse)也是现在禁卫军管乐团中仍在使用的萨克斯号家族乐器。在现今的乐器定义上,其实已经就是低音号(Tuba)了。在禁卫军早期比较庞大的编曲中,还会将降E调和降B调Tuba分开记谱。目前的编制表上还是有分低音号和被低音萨克斯号的原因是标记低音号演奏的是原曲管弦乐版本中的低音号部分(比照独奏单簧管的说明),而倍低音萨克斯号则是加强弦乐(低音大提琴)的低音部份。

小号家纳卡里亚可夫(Sergei Nakariakov)对禁卫军管乐团的看法
我曾经和禁卫军管乐团在布朗杰大师的指挥下于日本横滨合作过阿鲁图尼亚的小号协奏曲(Alexandre Aroutounian:Trumpet Concerto)。

我认为禁卫军管乐团多少和其他的管乐团有些不同。应该说是演奏的风格不同、趣味上也有所不同吧。我认为他们具有独特的风格与音色。我和他们合作协奏曲时,有非常好吹的印象。而且本来这是全部都是管乐器所组成的乐团,一般来说音量会比较大,在音量平衡上和管弦乐团应该是完全不一样才对;但禁卫军管乐团在这点上却有非常好的弹性调整。不知道是否可以说是他们有专业的弹性调整方式,总之他们几乎没有音量平衡上的问题。

以前我也和英国的铜管合奏团演奏过同样的阿鲁图尼亚之小号协奏曲,他们在编制上并没有很大,但整个乐团音量之大,可是让我吓了一跳。而且,纯铜管所构成的乐团在音色上总是变化有限吧。从这一点来看,禁卫军管乐团可说是具有丰富不同变化音色的乐团呢。

 

网友评论

游客不能发表评论.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