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德森克洛(Alfred Desenclos,1912年2月7日-1971年3月31日),法国(现代)古典音乐作曲家。德森克洛自诩为 "浪漫主义者",他的音乐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和大气,并植根于严谨的作曲技巧。
为了养活自己的大家庭(他是十个孩子中的一个),德森克洛不得不放弃继续他的普通学业,在纺织业担任工业设计师,直到20岁,但在1929年,他进入法国鲁贝的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在此之前,他只是作为业余演奏。1932年,他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那里,他获得了赋格、和声、作曲和伴奏等方面的奖项,并通过在巴黎第九区的圣母教堂(Notre-Dame-de-Lorette)担任 "教堂主任"(Kapellmeister)来养活自己。
他的圣乐属于圣桑的传统,并由福雷继承。1942年,他获得了罗马大奖,这一年,他与安德烈-泰瑞尔(André Theurer)共同创作了电影《蓝色面纱》的音乐。
1943年至1950年,德森克洛担任母校鲁贝音乐学院院长(他的一个学生是电影制作人克劳德-夏布罗尔最喜欢的作...
查看全文
阿尔弗雷德·德森克洛(Alfred Desenclos,1912年2月7日-1971年3月31日),法国(现代)古典音乐作曲家。德森克洛自诩为 "浪漫主义者",他的音乐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和大气,并植根于严谨的作曲技巧。
为了养活自己的大家庭(他是十个孩子中的一个),德森克洛不得不放弃继续他的普通学业,在纺织业担任工业设计师,直到20岁,但在1929年,他进入法国鲁贝的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在此之前,他只是作为业余演奏。1932年,他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那里,他获得了赋格、和声、作曲和伴奏等方面的奖项,并通过在巴黎第九区的圣母教堂(Notre-Dame-de-Lorette)担任 "教堂主任"(Kapellmeister)来养活自己。
他的圣乐属于圣桑的传统,并由福雷继承。1942年,他获得了罗马大奖,这一年,他与安德烈-泰瑞尔(André Theurer)共同创作了电影《蓝色面纱》的音乐。
1943年至1950年,德森克洛担任母校鲁贝音乐学院院长(他的一个学生是电影制作人克劳德-夏布罗尔最喜欢的作曲家皮埃尔-扬森),1967年至59岁去世,在巴黎音乐学院教授和声。
德森克洛的《安魂曲》创作于1963年,1967年由Durand et Fils出版。1999年,该曲以亚特兰大作曲家特里斯坦-福伊森的名义再版。1999年5月18日,Foison的弥撒曲在美国国会山合唱团的演出中获得 "美国首演";不久之后,该曲被发现是与德森克洛的弥撒曲逐字逐句的重复。
阿尔弗雷德-德森克洛的作品,在他生前大部分在礼仪音乐界之外鲜为人知,但在过去的20年里,他的作品在音乐厅和录音室里得到了强有力的复兴,他的 "萨克斯管四重奏 "尤其在20世纪的室内乐曲目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阿尔弗雷德-德森克洛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德森克洛(Frédéric Desenclos,1961-)是一位屡获殊荣的乐器演奏家,曾在国际上进行过演出,目前是凡尔赛宫皇家教堂的管风琴演奏家。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