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蒂·诺曼(生于1928年4月4日)是一位以创作“詹姆斯·邦德”(007电影主题音乐)而闻名的歌手和电影作曲家。诺曼1928年出生于伦敦东区斯特普尼的蒙蒂·诺瑟维奇,是父母安妮(柏林)和亚伯拉罕·诺瑟维奇的独生子。诺曼的父亲年轻时,他和母亲(诺曼的祖母)从拉脱维亚到英国旅行。二战期间,诺曼还是个孩子,从伦敦撤离,但后来在闪电战中返回。年轻时,他在英国皇家空军(RAF)服役,对从事歌唱事业产生了兴趣。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诺曼曾为西里尔·史泰普顿、斯坦利·布莱克、泰德·希思和纳特·坦普尔等大型乐队担任歌手。他也在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中演唱,与其他歌手和喜剧明星如本尼·希尔、哈里·塞科姆、彼得·塞勒斯、斯派克·米利根、哈里·沃思、汤米·库珀、吉米·詹姆斯、托尼·汉考克、吉米·爱德华兹和麦克斯·米勒分享最受欢迎的歌曲。他的一首歌《假情人》在国际上很成功。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他从歌唱转向作曲,包括为克里夫·理查德...
查看全文
蒙蒂·诺曼(生于1928年4月4日)是一位以创作“詹姆斯·邦德”(007电影主题音乐)而闻名的歌手和电影作曲家。诺曼1928年出生于伦敦东区斯特普尼的蒙蒂·诺瑟维奇,是父母安妮(柏林)和亚伯拉罕·诺瑟维奇的独生子。诺曼的父亲年轻时,他和母亲(诺曼的祖母)从拉脱维亚到英国旅行。二战期间,诺曼还是个孩子,从伦敦撤离,但后来在闪电战中返回。年轻时,他在英国皇家空军(RAF)服役,对从事歌唱事业产生了兴趣。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诺曼曾为西里尔·史泰普顿、斯坦利·布莱克、泰德·希思和纳特·坦普尔等大型乐队担任歌手。他也在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中演唱,与其他歌手和喜剧明星如本尼·希尔、哈里·塞科姆、彼得·塞勒斯、斯派克·米利根、哈里·沃思、汤米·库珀、吉米·詹姆斯、托尼·汉考克、吉米·爱德华兹和麦克斯·米勒分享最受欢迎的歌曲。他的一首歌《假情人》在国际上很成功。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他从歌唱转向作曲,包括为克里夫·理查德(Cliff Richard)、汤米·斯蒂尔(Tommy Steele)、伯爵·贝西(Count Basie)和鲍勃·霍普(Bob Hope)等音乐家创作的歌曲,以及为音乐剧和(随后的)电影创作的歌词。1957年和1958年,他为音乐剧《给我一个机会》写了歌词,英文版的Irma la Douce(基于1956年Alexandre Breffort和Marguerite Monnot创作的一部法国音乐剧;英文版获得百老汇托尼奖提名)和Expresso Bongo(当时被称为第一部摇滚音乐剧)。沃尔夫·曼科维茨(Wolf Mankowitz)的《快车邦戈》(Expresso Bongo)是一部在伦敦西区热映的影片,后来被拍成1960年由一位年轻的克里夫·理查德(Cliff Richard)主演的电影。后来的音乐剧包括Songbook(又名纽约的Moony Shapiro Songbook),它也被提名为百老汇托尼奖并获得了Ivor Novello奖;Poppy(1982)也被提名为Ivor Novello奖,并因“最佳音乐剧”获得了SWET奖(1984年更名为“劳伦斯·奥利维尔奖”)。进一步的电影作品包括铁锤电影《杰基尔博士的两张脸》(1960年)、《地球着火的日子》(1961年)、《鲍勃·霍普》(Bob Hope)电影《叫我布瓦纳》(1963年)和电视迷你剧《伦敦的狄更斯 》(1976年)的音乐。
截至2004年,诺曼正在写一本自传,书名是《一根装满百吉饼的手杖》和1954年金斯利·埃米斯小说《幸运的吉姆》的音乐版,以及他70年代的音乐剧《Quick Quick Slow》。
诺曼因为第一部詹姆斯·邦德电影《诺博士》创作音乐而闻名,其中包括“詹姆斯·邦德主题”,这是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的标志性主题。诺曼从1962年就收到了这个主题的版税。然而,由于制作人对诺曼的安排不满,约翰巴里重新安排了主题。[1]巴里后来声称,实际上是他写的主题,但诺曼赢得了两次诽谤出版商的行动,声称巴里是作曲家,最后一次反对星期日泰晤士报在2001年。在《诺博士》的DVD纪录片中,诺曼表演了他几年前为舞台创作的一首名为《坏兆头,好兆头》的音乐作品,他声称这首曲子在几个地方与《詹姆斯·邦德主题》的旋律相似。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