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采勒(全名:Carl Adam Johann Nepomuk Zeller),1842年6月19日生于奥地利圣彼得,1898年8月17日卒于维也纳南部的巴登,奥地利19世纪享有盛名的轻歌剧作曲家。
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和创作之前,泽勒在维也纳男孩合唱团演唱。他曾在帝国教育部担任公务员,同时创作合唱作品和一些歌剧,其中最著名的是《Der Vogelhändler鸟贩》。他的所有剧本都由Moritz West(de)编写(或共同编写),通常与Ludwig Held(de)一起创作。19世纪90年代中期,他因为伪证罪进入监狱,虽然之后他的刑期被废除。在1895年因冰上坠落而受伤后,还有精神病患,他度过了最后几年。1898年因肺炎去世,享年56岁。主要作品:《蒙娜丽莎》(1876);《福尔纳里纳》(1878年);《尼克尔船长(或Carbonari)》(1880年);《流浪汉》(1886年);《鸟贩》(1891);《矿工长》(1894)《酒窖大师》(1901年完成)。
采勒的生父约翰在他不满一周岁时就因病去世,母亲伊丽莎白改嫁...
查看全文
卡尔·采勒(全名:Carl Adam Johann Nepomuk Zeller),1842年6月19日生于奥地利圣彼得,1898年8月17日卒于维也纳南部的巴登,奥地利19世纪享有盛名的轻歌剧作曲家。
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和创作之前,泽勒在维也纳男孩合唱团演唱。他曾在帝国教育部担任公务员,同时创作合唱作品和一些歌剧,其中最著名的是《Der Vogelhändler鸟贩》。他的所有剧本都由Moritz West(de)编写(或共同编写),通常与Ludwig Held(de)一起创作。19世纪90年代中期,他因为伪证罪进入监狱,虽然之后他的刑期被废除。在1895年因冰上坠落而受伤后,还有精神病患,他度过了最后几年。1898年因肺炎去世,享年56岁。主要作品:《蒙娜丽莎》(1876);《福尔纳里纳》(1878年);《尼克尔船长(或Carbonari)》(1880年);《流浪汉》(1886年);《鸟贩》(1891);《矿工长》(1894)《酒窖大师》(1901年完成)。
采勒的生父约翰在他不满一周岁时就因病去世,母亲伊丽莎白改嫁恩斯特·弗里丁格。采勒童年拥有近乎完美的嗓音,在教会合唱团担任童声女高音声部。11岁那年,他加入举世闻名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当时该合唱团的主要职能是负责维也纳帝国教堂的礼拜仪式音乐。这位这个来自乡村的孩子打开通往首都学习的大门。
变声期之后,采勒留在维也纳学习。一面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另一方面随从当时的名师西蒙·赛希特学习作曲。赛希特还教出了包括布鲁克纳在内的一批著名作曲家。除了声乐和作曲以外,采勒对乐器演奏也有相当广泛的兴趣。根据为数不多的资料显示,采勒精通许多乐器的演奏。
毕业后,采勒从事法律工作,并于1873年进入帝国文化与教育部,成为一位公务员。作曲成为他业余时间从事的活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长达22年的作曲生涯里,他只创作了7部舞台作品。而其他同类音乐家的产量要高得多。
尽管在1890年代前后,采勒在部里逐渐得到升迁,甚至达到部长级别。但也因此卷入了许多麻烦。1897年,采勒被卷进一起遗产纠纷案,法庭在其缺席的情况下宣判他犯有伪证罪。但6月18日,采勒的案件被最高法院驳回,这一指控也被撤销。但采勒的政治生涯还是因此走到尽头,他从文化教育部辞职并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疾病和官司一直纠缠着他。
1898年,采勒在冰上滑倒,一病不起。8月17日在巴登因肺炎去世。两天后他被葬在维也纳市立公墓。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