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RASS管乐网

霍华德·汉森 (Howard Hanson)

从事职业:

艺术风格:

所在地区:

点击次数:3236

人物介绍

  霍华德·汉森(Howard Hanson,1896–1981年),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瓦胡,美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1924—1964年,担任纽约罗切斯特伊斯曼音乐学校校长期间,扶持非传统的原创音乐,促进了当代美国音乐的发展。作品有《第四交响曲》等。
  汉森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瓦胡,曾在纽约、西北大学和罗马美国学院学习音乐。1930年,创作了《第二交响曲》,又名《浪漫交响曲》。《第四交响曲》获1944年获普利策音乐奖。
  主要作品:《第二交响曲》、《悼贝奥武夫》(The Lament for Beowulf)(1926年,合唱)、《快乐山》(1934年,歌剧)、《第四交响曲》、《人权之歌》(1963年,康塔塔)、《第六交响曲》(1968年)、《新土地,新盟约》(New Land, New Covenant)(1976年,清唱剧),《第七交响曲》(“海洋交响曲”,1977年)。
  Howard Hanson,美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祖籍瑞典,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瓦胡。早年在纽约音乐艺术学院学习。1916年获西北大学音乐学士学位,之后在西北大学任教,1919年成为该校艺术院院长。1920年获美国的罗马大奖,赴罗马师从雷斯庇基学习3年。1924年回国,任伊斯特曼音乐学院校长直至1964年。经过他不断地努力,使该校逐步成为美国最好的音乐学院之一。他组织并指挥该校管弦乐团举行一系列美国作曲家管弦音乐会,使该校成为演奏美国本土作品的重要中心之一。他也曾指挥美国和欧洲一些著名乐团。1981年在纽约州罗切斯特去世。汉森的音乐创作具有新浪漫主义风格,作为瑞典移民的后裔,他对北欧文化有特殊感情,作品深受西贝柳斯的影响。由于师从雷斯庇基的关系,他的作品同时也受帕莱斯特里那、亨德尔、雷斯庇基以及格里高利圣咏的影响。代表作有“第1交响曲 北欧”、“第2交响曲 浪漫”等。

相关专辑

相关乐谱

相关图集

暂未收录相关图片.



网友评论

游客不能发表评论.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