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Alexandre Desplat),1961年8月23日生于法国巴黎。母亲为希腊人、父亲为法国人,两人相遇于加州柏克莱大学,后于旧金山完婚,定居于法国。迪斯普拉特五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后来改学小号与长笛。由于热爱音乐与电影,于是决定以电影配乐家为终身职志。1985年完成第一部作品《Ki Lo Sa》,至2007年已经为100部电视及电影创作过配乐。
2000年迪斯普拉特以《路辛的棋局The Luzhin Defence》开始受到美国市场的瞩目,2003年以《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获得金球奖的提名。之后,与好莱坞的合作更为紧密,作品包括《灵异缘未了》(Birth,2004)、《爱你爱到快抓狂》(Upside of Anger,2005)、《终极人质》(Hostage,2005)、《情圣卡萨诺瓦》(Casanova,2005)、《谍对谍》(Syriana,2005,金球奖配乐提名)、《猜心》(或译《面纱》The Painted Veil,2006,第64届金球奖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奖),以及广受好评的...
查看全文
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Alexandre Desplat),1961年8月23日生于法国巴黎。母亲为希腊人、父亲为法国人,两人相遇于加州柏克莱大学,后于旧金山完婚,定居于法国。迪斯普拉特五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后来改学小号与长笛。由于热爱音乐与电影,于是决定以电影配乐家为终身职志。1985年完成第一部作品《Ki Lo Sa》,至2007年已经为100部电视及电影创作过配乐。
2000年迪斯普拉特以《路辛的棋局The Luzhin Defence》开始受到美国市场的瞩目,2003年以《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获得金球奖的提名。之后,与好莱坞的合作更为紧密,作品包括《灵异缘未了》(Birth,2004)、《爱你爱到快抓狂》(Upside of Anger,2005)、《终极人质》(Hostage,2005)、《情圣卡萨诺瓦》(Casanova,2005)、《谍对谍》(Syriana,2005,金球奖配乐提名)、《猜心》(或译《面纱》The Painted Veil,2006,第64届金球奖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奖),以及广受好评的《黛妃与女皇》(The Queen,2006,金像奖配乐提名)。其他著名的作品还包括《我心遗忘的节奏》(De battre mon cœur s'est arrêté)。他为好莱坞带进不少欧洲配乐的创作思惟,并灌注深度与优雅的成份,配乐大师的地位已然奠立。
迪斯普拉特的配乐方式并非以点对点的方式来为画面搭配音乐,而是以冥想性的风格,铺陈影片的情绪。在最新的作品《色·戒》电影配乐中,精准掌握电影之悲剧氛围,将凄美却又略带悲壮的气氛,绵密铺陈。主题旋律在优雅中隐含着不安与不祥,主奏的大提琴紧紧牵系着爱欲与暗杀的情绪,而陪衬的乐器,无论是钢琴或是弦乐,都让无穷的余韵深切地拨动观影者心底的泪眼之阀。迪斯普拉特的音乐魅力,在电影中无言的片段尤其撼动人心。配乐隐然成了人物的对白,轻易地道出了每个角色心中无法言喻的多重欲念,与挥之不去的深沉感伤。
《暮光之城2 新月》的一首钢琴曲配乐:《New Moon》(新月)由Alexandre Desplat演奏的钢琴曲,钢琴那唯美的,奇特的气氛,和整部电影相得益彰。和男主人公那苍白的脸,和电影里淡淡的,青色的天空都很搭配。同时Alexandre Desplat也是《暮光之城》和《新月》两部电影的负责人。
亚历山大·德斯普拉(法语:Alexandre Desplat,1961年8月23日-),是一位出生于法国巴黎的现代音乐家。目前他主要擅长的领域是为影视作品配乐,并因此获得多个国际大奖或大奖的提名。他是一位法国、希腊的混血儿。
亚历山大·德斯普拉青年时于巴黎音乐学院就读,师从Claude Ballifs学习作曲,也跟随著名希腊作曲家色纳基斯(Iannis Xenakis)学习,随后赴美继续研修作曲。美国的生活成为他日后为好莱坞电影所写出的流畅生动的爵士风格乐句的源泉。1985年起,开始为喜剧电影Ki lo sa?写作配乐,这是他的第一部正式电影配乐。从此,德斯普拉一发而不可收拾,成为专职的电影配乐作曲家,至今已写下超过50多部优秀的电影音乐作品。
德斯普拉近年较受瞩目的电影音乐包括:电影《英女皇》(The Queen)、《卢仁的防卫》(The Luzhin Defence)、《卡萨诺瓦》(Casanova)、《面纱》(The painted Veil)、《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黄金罗盘》(Golden Compass)、《谍对谍》(Syriana)、《防火墙》(Firewall)、《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等等。
因于1996年及2001年为法国导演Audiard的两部电影所作的配乐非常成功,获得法国“凯撒电影奖”的两次提名。 2003年,他为美英合拍的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所写的配乐,为他带来了全球性的国际声誉。因该片,他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及欧洲电影奖的提名,一举奠定了他在好莱坞电影界的名望,成为他在电影配乐事业上的里程碑。
2005年起,德斯普拉与法国导演Audiard再度合作,为其电影《De battre mon coeur s'est arrêté》配乐,并因此获得当年德国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一年后又一举夺得法国凯撒电影奖。此后他又多次获得金球奖的提名,如(《谍对谍》(2005)、《面纱》(2006)。最终以《面纱》的配乐夺得了第64届金球奖的最佳原创音乐奖。他还获得五次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提名,《英女皇》(2007)、《返老还童》(2008)、《了不起的狐狸爸爸》(2010)、《国王的演讲》(2011)、《亚果出任务》(2012)。
除在欧美获奖外,他尚以《色戒》一片的配乐,获颁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配乐奖”。2014年担任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成为威尼斯电影节史上首位作曲家主席。2014年喜剧剧情片《布达佩斯大饭店》为他首次赢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2018年奇幻爱情片《水形物语》,他再次赢得该奖项。
德斯普拉受过系统而严密的音乐训练,因此也是一位合格的指挥家。与他合作过的著名交响乐团有:伦敦交响乐团、皇家爱乐乐团、捷克爱乐乐团、慕尼黑交响乐团等等。除此以外,他还于巴黎索邦大学及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任教。1991年,德斯普拉曾作为演员出演Josiane Balaskos的一部喜剧。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