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年6月2日—1934年2月23日),出生于伍斯特郡,英国作曲家。
埃尔加出生于乐器商家庭,初从父学小提琴,兼擅多种乐器,并自学作曲。1904年因所作国定颂歌《加冕颂》(1902年作)受封为爵士。1905年到1908年他在伯明翰大学音乐学院任职Peyton Professor,1931年受封从男爵。
埃尔加的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饱蕴后期浪漫主义内在热情,以交响曲三部(第三部未完成)、管弦乐变奏曲《谜》、序曲《在伦敦城》、《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弦乐《小夜曲》、《引子与快板》、《威风凛凛进行曲》五首、清唱剧《吉伦修斯之梦》等较为著名。
不可否认,对一位作曲家生平了解越加深入,对其作品的用意和理解也随之而深入。Edward Elgar 作为在并非欧洲大陆般浓厚的古典音乐背景的大不列颠群岛上成长,而建立其自己世界声誉的为数不多的作曲家之一,也可以说是道路曲折。更何况自小完全靠“自学”而不曾受过正统音乐训练,...
查看全文
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年6月2日—1934年2月23日),出生于伍斯特郡,英国作曲家。
埃尔加出生于乐器商家庭,初从父学小提琴,兼擅多种乐器,并自学作曲。1904年因所作国定颂歌《加冕颂》(1902年作)受封为爵士。1905年到1908年他在伯明翰大学音乐学院任职Peyton Professor,1931年受封从男爵。
埃尔加的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饱蕴后期浪漫主义内在热情,以交响曲三部(第三部未完成)、管弦乐变奏曲《谜》、序曲《在伦敦城》、《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弦乐《小夜曲》、《引子与快板》、《威风凛凛进行曲》五首、清唱剧《吉伦修斯之梦》等较为著名。
不可否认,对一位作曲家生平了解越加深入,对其作品的用意和理解也随之而深入。Edward Elgar 作为在并非欧洲大陆般浓厚的古典音乐背景的大不列颠群岛上成长,而建立其自己世界声誉的为数不多的作曲家之一,也可以说是道路曲折。更何况自小完全靠“自学”而不曾受过正统音乐训练,难度更加是非常人所想。
1899年Enigma(Op. 36)的成功首演使得不惑之年的Elgar超越同辈日渐确立自己的地位,虽然此时他还没有写出一部交响曲。数年之后(1908年底),他的第一交响曲(A flat Major,Op. 55)终于不负众望,诞生后的一年中上演百次。首演是在Manchester,由当时成立不久的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首席指挥Hans Richter执棒,他对此作品不乏赞誉,“堪称当代最为伟大的交响曲,不仅仅是英国最伟大的,而是全世界的!”而一年之后,Elgar的小提琴协奏曲(B Minor, Op. 61)诞生(1910),这部献给Fritz Kreisler并由其首演的作品,由于总总原因未能留下录音--而此空白却由作曲家(任指挥)在古稀之年和当时仅15岁的神童Yehudi Menuhin留下了历史上堪称经典的录音(1932)。
应该说,Elgar的后期作品较前期风格变化巨大,更加偏向内省和沉郁。(注意,此处的后期其实指1920年前后。由于在1920年当作曲家的爱妻Alice Elgar过世后,十四年间几乎不曾创作。倍受丧偶之痛的Elgar甚至对友人说,自己非常孤独,只有这几只狗是他的朋友。)1918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混乱的世界日渐看到平和的希望时,Elgar已经目睹了发生的一切,时间的不可逆转,过去时日,生活和秩序的一去不返让他深受影响。数年间(1918-1920),创作了他的非常重要的三部室内乐作品和一部与Dvorak的Op.104齐名的大提琴协奏曲(E Minor,Op. 85)。这三部室内乐作品为,小提琴奏鸣曲(E Minor,Op. 82)、弦乐四重奏(E Minor, Op. 83)和钢琴五重奏(A Minor, Op. 84)。
至于这几部后期作品,其中的小提琴奏鸣曲并没有听过,不敢妄加揣度;其余三部作品,听过几遍,略谈管见。
写这些东西的初衷来自于他的钢琴五重奏。在这部三乐章的作品(1. Moderato; 2. Adagio; 3.Andate-Allegro),充满优美的旋律和高亢的情绪,只是背景其实是非常的内敛和忧郁。第一乐章由钢琴主导,只是其中的些许旋律由弦乐奏出。虽为Moderato,其中的冲突和激烈已经让人目不暇给。整个乐章里,钢琴统领同时给出许多动机,这些动机在弦乐的诠释、充实下形成发展。而由发展到最后的再现,可谓水到渠成,相当完美。乐章里充满小步舞曲般迷人的节奏,而弦乐的发展中也带有一种和法式忧郁不同的氛围(这种感觉在Claude Debussy的四重奏第三乐章和Bela Bartok的第二四重奏第一乐章里有很强体现。),或许就是Elgar式的吧。第二乐章在弦乐器和钢琴的齐奏下缓缓展开,仿佛悠悠的海风在黑夜里轻拂回忆。此间弦乐的发展更加依靠自身,而钢琴在期间的呼应和点缀则使得旋律丰满,使人充满遐想。最后一个乐章一开始就有总结的味道,倒是让人觉得略有仓促。不过作者对其中主题的发展倒是跌荡起伏:利用节奏的变化使得发展一波三折。整部作品听起来能够很明显的看出为和弦乐器和旋律乐器两部分,至于弦乐部分内部似乎发掘不够--或许这就是钢琴五重奏的特点?毕竟和四重奏不一样,或许五重奏的目的就是在钢琴和提琴们间达到一种默契和统一,不过多的强调大中小提琴们各自的特色。还有个感觉就是,钢琴五重奏毕竟有一些小型的钢琴协奏曲的味道,所以在交响特点上倒是有点感觉,不禁想起Johannes Brahms的那首钢琴五重奏(F Minor, Op. 34)。
Elgar那首早于钢琴五重奏完成的弦乐四重奏,相形之下略显平淡,但至始至终依旧无法摆脱那种独特的忧郁。这部作品也是三个乐章:1. Allegro moderato; 2. Piaceol (poco andante); 3. Finale (Allegro molto)。在没有钢琴的情况下,旋律的发展更加具有主观性,更加贴近人的紊乱的思绪。第一乐章的发展似乎不是非常顺利,几近中止--多次为小提琴将其救起,然而很快又沉了下去,最后似乎就此销声匿迹。第二乐章以一个略带英雄气质的动机开头。不过在重复的时候,感觉大变,仿佛一下进入沉思。这一乐章非常好,四样乐器中,大提琴和中提琴有非常明晰自我的发展的旋律,小提琴们虽然占据高音,但是四乐器能很好的融合。很有意思的是大提琴和中提琴其间相互呼应,共同重复高音主题使得旋律久久萦绕而不消散。和钢琴五重奏的结束乐章类似,此第三乐章也有总结的味道。果断,迅速的节奏的确有如Alice Elgar所说,“就像疾行的骑兵部队在猛烈的扫荡。”而这深为她喜爱的作品的第二乐章,在她的葬礼上也被重复,不敢想象当时的Elgar会有多悲伤。
最后再简单说说Elgar晚期最为著名的作品,大提琴协奏曲。1965年John Barbiroli指挥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和Jacqueline Du Pre合作的录音可谓这部作品的首选。Barbiroli对乐队的控制能力是无可置疑,提起他就会想起他指挥的Mahler交响曲Nr.5,同为经典的感人力作。整部作品有四个乐章,一反往常大提琴协奏曲的结构。第一乐章为Adagio-Moderato,一开始大提琴就以深沉和压抑的演奏攫取听众的注意,而同样压抑的乐队更加重悲剧的气氛。听众不可能放松,不可能获得谅解。稍后第二乐章(Lento-Allegro molto)开头,大提琴的拨奏则将紧张如弓的气氛拉至极点,这就是Elgar,不以英国人常有的绅士习气自居,多的却是内心的间接有力的释放。第三乐章是个Adagio,趋近抒情的大提琴却让人无法放心,时时回响刚才的磨难--就像Elgar在回忆战争本身的痛苦一样。而最后一个相对较长的Allegro并没有摆脱前面的影响,Elgar没有选择乐观和自信来盲目地麻醉自己,依旧是沉重和无奈--一种清醒、负责的方式来结束,大概这样也才符合他本人的性格。
Elgar作为英国作曲家里最为重要的代表,给人的感觉却几乎没有英国人的特点,不可谓不是一种奇怪现象。当Elgar在与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紧密合作的时期(从1904年乐团成立到他去世),人们非常熟悉他;可是待他去世后,也有人走茶凉的味道--尽管有不少指挥依旧不断地推广,演出的他的作品;直到当代,当人们重新开始审视这位晚期远离音乐,离群索居的智者时,才再次发现他的思考原来是那样深邃。
收起全文